您现在的位置是温州医科大学新闻中心 >> 媒体温医 >> 省级
媒体温医
  • 浙江教育报:温医大眼视光:守护教学质量“生命线”
  • 作者:汪 恒    通讯员单位:新闻中心   编辑:黎亚茹 高拓   字数:2102   浏览:2603
  • 自教育部等八部门印发《综合防控儿童青少年近视实施方案》以来,近视防控得到了社会各界的持续关注。省内高校中,温州医科大学的眼视光专业因此频频成为焦点。1988年,全国高校首个眼视光学专业教学机构在此创立;31年间,全国十分之一的眼科医师毕业于此;眼下,浙江省青少年近视防控指导中心又在这里落户。据统计,全国眼视光相关的专业人才缺口达到30万。面对日益增长的社会需求,温医大的这一“老牌”专业抓住机遇,以教学质量提升为重心,书写出专业建设的新篇章。

    像爱护眼睛一样重视教学

    温医大眼视光学院一共有3幢楼,分别取名“视教”“科教”“医教”,都离不了“教”字。在院长瞿佳看来,这正是大家重视教学的写照。“教育教学就是专业发展的生命线。”在学院教师之间,大家还以“像关爱眼睛一样关爱教学”来自勉。

    眼视光学院的教师不仅要承担教学任务,还要在温医大附属眼视光医院担任专科医生,做好日常的出诊工作。“在临床医学领域,没有研究和实践的经历,仅仅从书本到书本,是当不好老师的。好的老师一定是三栖明星。”瞿佳说。然而,如何让教师们在各类事务中投入更多精力于教学?学院党委副书记张建介绍,学院出台相关的激励和约束机制:一方面,提高教师的课时费标准,给予额外补贴,向出诊的酬劳看齐;另一方面,把教学业绩考核作为年度考核、评奖评优的重要依据。

    眼视光学院教师每年承担的课程近40门,授课对象涉及本、专、硕博、留学生等多个层次。为促进课程质量提升,学院一改传统的教研室体系,按课程组来设置教学体系,让7个课程组成为学院课程建设的“发动机”。王毓琴是大平台“眼科学”课程组组长,她和同事每年要面对1600多名学生。虽然“眼科学”多年前曾被评为国家精品课程,基础良好,但王毓琴和同事仍然想更进一步,从去年开始推进线上线下混合式教学改革。教师们录制了100多个小视频,把部分理论课和实验课章节搬到了网上。“比如葡萄膜炎这一章,分类复杂,如果沿用传统的教学法,学生不太容易掌握。先在课前布置视频和任务,课堂的PPT就可以完全用问题来引导,还可以用雨课堂系统等做辅助,检视学生课上的互动状态。”同时,课程组还立下“规矩”:由坐诊相关专科诊室的教师来讲授课程中的对应章节。每位教师都要在课件里介绍自己遇到过的临床案例,让课堂内容生动起来。

    此外,眼视光专业建设的大量资源也在向教育教学领域集聚。比如学院在附属眼视光医院新大楼中,把基础实验室和医院的技术部门放到邻近的位置。“这样既方便医院的工作人员来给学生讲解实验课程,同时也能让学生体验到真实的工作环境。”学院教育教学处副处长木霄挺介绍。学院目前集聚了眼健康领域的国家临床医学研究中心、国家重点实验室和国家工程技术研究中心等三大国家级平台。这些平台都向学生开放,成为协同育人的载体。“比如,学院成立了一批以各PI(首席研究员)命名的创新创业实验室,鼓励本科生参与。”张建表示。

    围绕“新医科”,创新人才培养理念

    自眼视光专业在温医大创立以来,“创新”二字就融入了专业建设的基因。温医大是全国最早把眼科人才培养纳入临床医学教育范畴,并提出自身模式的高校。教师们将经典眼科学和现代视光学进行了整合。因此,眼视光本科专业的课程体系中,不仅包括了眼视光专业课程,也包括了临床医学、医学基础课程等。“学生们走上工作岗位后,知识体系更加全面,基础更扎实。”学院教育教学处处长袁一民说。

    面对“新医科”给人才培养带来的新变化,眼视光专业也在积极布局。“未来医生不光要会看病,也需要提高各方面的能力和意识。”张建说。以眼科为例,医生在做近视激光手术时,就涉及生物力学等综合知识。除了传统的临床医学专业,近年来学院也在生物工程、材料、物理、光学等领域积极招纳人才。同时,物理课程、人文素养教育等被院方提到了重要位置。

    自信地拿起手术刀、成功做完一台手术是每个医学生的成长必经之路。为加速学生的成长,眼视光学院用技术手段不断完善临床医学实验体系。以眼科中最常见的白内障手术为例,教师们设计了4个循序渐进的步骤:先是在纱布或气球上“动刀子”,之后在显微镜下用动物眼球操作,继而再使用能提供生物力学反馈的模拟手术系统进行操练,最后学生可以拿起医院里在用的超声乳化手术仪尝试。其中,第三步的模拟手术系统从美国引进,在国内高校中首家采用。仪器一进实验室,就受到了学生的欢迎,目前学生的预约已经排到了两个月以后。此外,学院还和人民卫生出版社合作研发了全国首套眼视光虚拟仿真实训系统,方便沉浸式教学的开展。

    医科专业知识量大,如何帮助学生更好地把知识转换成能力呢?一种名为PBL(问题式学习)的教学模式在眼视光专业的教学中流行起来。王毓琴在自己教授的“全身病的眼部表现”章节中就采用了这一模式。“我会分多次向学生呈现某个病例的部分细节,让学生就已知的症状或检查结果进行小组讨论,像解谜一样最终找到潜藏的‘病因’。”王毓琴说。在PBL的课堂上,学生是主角,可以带书和电脑现场查阅资料;主持人、记录员也都由学生来担任,教师只是引导。

    原文链接:


    扫一扫在手机打开当前页

  • 分享到:
相关新闻:
暂时没有找到相关新闻!
版权所有:温州医科大学党委宣传部 未经许可,请勿转载
  技术支持:麦拓科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