七月的骄阳似火,穿着厚重而具有民族特色的服装,手里面的粉笔不停地在黑板上面划过,一个音标、一个基本的单词、汗水已然在他黝黑的额头上面滚动,但孩子们认真面庞、渴望的眼神给他坚持的力量。他是来自坦桑尼亚的小伙子迈克尔,温州医科大学国际教育学院药学专业大一学生,这已经是他第二次来这里当老师。2016年,怀着对中国无限的向往和期许,这位黑人小伙来到了温州。
然而,在这个暑假,来到瑞安市湖岭镇鹿木学校的不止有他一人。一时间,一群说着流利中文的洋老师在瑞安湖岭镇引起了不小的轰动。
下课路上,洋老师的第二课堂
故事要从4个月前说起,彼时温州医科大学国际教育学院举办了“新青年下乡”活动,迈克尔作为活动队的一员,第一次来到了鹿木学校,尽管当时自己的汉语还不是很流利,但他依旧用心地回答着每一个小朋友的问题,其中有一位叫做Nicole的小朋友,引起了迈克尔的注意。
“Nicole和别的小朋友不一样,虽然她的英语并不是很好,但从来都是勇敢地回答问题,遇到不懂的知识也会及时向我请教。”有一天下课后,Nicole问迈克尔,他们可以做朋友吗?她想提高自己的英语口语。“当然可以!”迈克尔毫不犹豫地回答。从此,Nicole回家的路上就有了这一位“大朋友”的陪伴。
每天早上,迈克尔都会去Nicole的家里面把她接到学校,下课后又把Nicole送回家,短短的路途成为了Nicole的第二课堂。5天的活动很快就结束了。Nicole依依不舍地送别迈克尔,她问迈克尔是否还会回来教英语。“会,一定会。希望到时你的英语有更大提升。”迈克尔没有食言,他遵守了和Nicole之间的约定,今年暑假又重新回到了鹿木学校。
支教团队,洋老师要完成“中国梦”
6月30日,由18名中国志愿者、12名外国志愿者,3名带队老师组成的暑期实践支教团队——“鹿木学堂、扬帆启航”来到位于浙江省瑞安市湖岭镇的鹿木学校,开始了为期10天的暑期实践活动。虽然“药学”是迈克尔的老本行,但迈克尔绝对是个多才多艺的小伙子,他的第一项任务,就是向参营的小朋友讲述关于“五水共治”的相关知识。迈克尔对记者说:“在我的国家坦桑尼亚,很多地区都缺水,因此我觉得浙江省推广的“五水共治”活动很有意义,能够让小朋友从小培养节约用水的意识,更好的保护水资源。”
志愿者的课非常受小朋友的欢迎,每天下课都有很多小朋友拉着他们问问题,做手工,有时还要叫支教老师去自己的家里做客吃饭。走在村子里面,大家都热情地和志愿者们打着招呼。
据带队的谢建伟老师介绍:“这次暑期实践的意义主要在于,让小朋友更好地提升英语口语的同时,向更多的孩子普及“五水共治”的知识,让小朋友们都能够参与保护家乡的水资源的活动之中,同时也可以让留学生们更好的体验中国文化。”
在为期10天的暑期实践中,除了要教小朋友学习英语,志愿者们还要和小朋友一起很多有意义的事情:一起捡拾河滩上的废弃塑料瓶、一起制作具有异域特色的风车、一起绘制“五水共治”文化墙、一起制作为村民们发放的中医草药包……许多许多“一起”汇聚起来,成为了洋老师们在这个暑期要完成的“中国梦”。
原文链接:
扫一扫在手机打开当前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