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个周末,温州医科大学附属第一医院生殖医学中心(以下简称“中心”)要搬家了。
这是中心在成立21年后首次搬家,距离不远,就是从老大楼搬到150米开外的新大楼。
中心原来有1000多平方米的医疗场地,搬家后场地增加到4000平方米,成为华东地区最大的生殖医学中心之一。然而最让中心操心的,是躺在冷冻库里的近4万个“小生命”要怎么搬走。
严格来说,它们还不算真正的“生命”,而是近4万个冷冻胚胎,也就是受精卵,长期安静地保存在零下196℃的液氮环境中。可是为什么要搬家?因为冷冻库里的胚胎数量越来越多,场地不够用了。
中心冷冻库的胚胎太多
冻库放不下,只能搬家
温州医科大学附属第一医院生殖医学中心,来头可不小。它成立于1995年,1999年成为国家卫生部首批5家试管婴儿准入单位之一,是当时全国最早开展辅助生殖技术及科研技能工作的大型医疗机构。
1999年12月,中心诞生了浙南地区首例试管婴儿,声名大噪。这几年,来中心冷冻胚胎的夫妇也越来越多。
多了多少呢?中心负责人昨天告诉钱江晚报记者,中心每年新增的冷冻胚胎有一万多个,除去每年解冻的四五千个冷冻胚胎,净增约六千个。多年前的冷冻库,也就二十来平方米,越来越多的冷冻胚胎,“都快让那里放不下了。”
放不下,只能搬新家。当然这不是中心搬家的唯一原因,另一个原因是随着二孩政策的放开,越来越多符合政策的夫妇,来这里进行冷冻胚胎的解冻治疗。相应地,医院就需要更大、更好的环境。
比如从去年12月底到今年5月底,已有300多例符合二孩政策的夫妇来中心进行冷冻胚胎解冻治疗。其中,年纪最大的是一位44岁的妈妈。
温州医科大学附属第一医院生殖医学中心主任黄学锋介绍,这位妈妈早在2003年就和丈夫在中心冷冻了胚胎,之后,生下了一名“试管婴儿”,“过了13年,也就是今年年初,他们又一次解冻了之前的冷冻胚胎,顺利怀上了一对双胞胎。”黄学锋说。
近4万个冷冻胚胎搬家
最大的难点是不能摇晃
搬家,也意味着近4万个冷冻胚胎要换地方。虽然只有150米的距离,但中心的工作人员还是很紧张。
他们说,胚胎搬家的最大难点,就是不能有大的晃动。
“冷冻胚胎对环境的要求非常高,必须要存放在零下196℃的液氮环境中,最忌讳剧烈摇晃。”中心的工作人员告诉记者,一般来说,存放冷冻胚胎的直接“容器”是冷冻麦秆,每根冷冻麦秆会存放一对夫妇23个冷冻胚胎。
之后,9个冷冻麦秆形成一组,存放在一个麦秆盒里,16个麦秆盒放入一个像打酒器一样的不锈钢提桶里。最后,10个提桶形成一个大组,放入一个高约1米、直径约50厘米的椭圆形液氮罐中。
这样的一个罐子里,充满了液氮,保证了里面零下196℃的恒温,同时也保持了冷冻胚胎的“新鲜度”。
一般来说,一个液氮罐大约重200斤,里面装了2000个左右的冷冻胚胎。目前,中心有这样的液氮罐19个,总共冷冻胚胎达到了39827个,分别属于11300对不育夫妇。
存放在液氮罐里的每一个冷冻胚胎,都有一个专属的ID号,经过胚胎专家的鉴定筛选之后,对于符合冷冻标准的胚胎进行入库,通俗地说,也就是每一管胚胎会有一个独一无二的存放位置,每一个的都不一样,待需解冻的时候才会取出。
而从老大楼的10楼,搬入新大楼的13楼,中间的150米左右的路,并不平整,用一般的推车,会出现比较剧烈的晃动,“冷冻胚胎最怕摇,一旦环境不稳定,就会影响冷冻胚胎的质量。”
怎么解决这个问题,目前大家讨论出两个方法,一个是租一辆大一点的货车,“轮子大一点的那种,这样,摇晃就会小一点。”
还有一个计划,就是找几个身高差不多的人,大家一起抬着将液氮罐抬过去。“前几天,我们已经抬了一个,效果还不错。”
“不管用什么办法,我们一定会尽全力不让运输过程发生意外。”昨天,中心的工作人员郑重地告诉记者,“毕竟这些冷冻胚胎,是很多人在煎熬中取出来的,我们会全力保护它们的。”
中心8个月培植4千多胚胎
其中为生二孩的占三成
昨天,钱江晚报记者也探访了新的中心。里面近200平方米的新胚胎实验室,堪称是它的核心。
新中心对空气质量的要求更高,里面有完善的空气净化系统和恒温恒湿系统,专家说,这里要比无菌手术室还要干净10倍。
钱江晚报记者了解到,新的中心是目前华东地区最为先进的胚胎实验室。其中包括:手术室与实验室之间开有窗口,卵子从体内取出后,能在最短的时间传递到实验室;同样,取精室也配备样本传送窗,保护隐私也保证了效率。
中心相关负责人介绍,今年1月至8月,中心一共对1808个冷冻胚胎进行了解冻,并且对2710个新鲜胚胎进行了试管婴儿的培植,想要二孩的夫妇占了其中的30%左右。
目前,试管婴儿的成功率在50%左右。此外,随着今年二孩政策的放开,冷冻5年以上的冷冻胚胎也被频频解冻,今年以来,冷冻510年的冷冻胚胎的培植试管婴儿的成功率在35%左右,10年以上的成功率为13%。
专家建议,冷冻胚胎解冻最好在35岁之前进行,“从目前的数据反映,在这个年龄之前,培植试管婴儿的成功率在50%以上,之后会直线下降。”专家说。
原文链接:
扫一扫在手机打开当前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