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是温州医科大学新闻中心 >> 媒体温医 >> 省级
媒体温医
  • 浙江教育报:儿科医生荒 师生怎么说
  • 作者:李平 梁洁华 赵颖    通讯员单位:浙江教育报   编辑:吴旻月   字数:   浏览:3582
  •   由于人难招、人才流失严重等原因,各医院要么不开设儿科门诊,开设的也人满为患……近年来,“儿科医生荒”已成为不争的事实,而全面二孩政策又对儿科医生提出了更为迫切的需求。

      那么,它的根源在哪里呢?医学院校的报考率如何?毕业生是否乐于从事本专业工作?记者近日就此采访了相关专家及师生。

      据介绍 1998年,教育部第四次调整专业目录,把儿科、精神病学与精神卫生等专业合并为临床医学和中医学专业,其目的在于夯实医学生的知识基础。此后,全国大多数医学院校都开始停止招收儿科学本科专业,要想成为专业的儿科医生,只能继续去攻读研究生。

      响应政策停止招收儿科学专业本科生后,温州医科大学在临床医学专业里开设了一个儿科方向班。经过3年的基础知识学习,学校再从中择优录取30名有意向的学生进入该班就读。

      除专业设置受限外,学生又为什么不愿意报考儿科专业呢?业内人士将儿科工作总结为“一重一险一低”,即工作负担重、职业风险高、待遇低。王熙芝是浙江中医药大学中医儿科学在读研究生,她对儿科工作的辛苦程度有切身体会,“几乎没有休息天,晚上值夜班要忙到凌晨一两点,周末比平常还要忙上一倍。”另一名在读研究生阮培森则直言,想要成为一名优秀的儿科医生,除专业过硬之外,还需要付出加倍的耐心及爱心。

      温医大第二临床医学院执行院长、教授李昌崇则认为,与其说是“儿科医生荒”,不如说更突出地表现在儿科医生专业不平衡、区域性数量分布不均衡等方面。要解决“儿科医生荒”,培养人才是一方面,另一方面应想办法解决儿科医生收入低、风险高的问题,增加儿科的职业吸引力。

      研究生教育虽然对儿科专业不作限制,但报考的学生也不多。浙江中医药大学研究生处处长、博士生导师袁强出示的一份统计数据显示,去年临床医学18个二级学科招生,与内科、外科等一些热门学科近200名的报考者相比,报考西医儿科的只有10人,最终只录取5名学生。中医儿科的报考人数相对多一些,也只有40人。他说,报考人数一少,招生指标自然也会相应减少。

      前阵子,国家卫计委和教育部发布消息称,将采取多种措施,恢复儿科本科招生,并支持报考温州医科大学在内的8所高校举办儿科学本科专业。在温医大校长吕帆看来,儿科学专业的复设将使儿科人才的专业化培养前移,这是好事,但同时也是挑战,学校要思考怎样才能引导最优秀的学生去选择儿科学?在这个过程中,如何培养学生对社会的责任、对专业的热爱?学生毕业后,如何保证他们留在这个领域,并且有所建树?

    温医大儿科医学教育已有近60年的历史,培养了一大批出色的儿科人才,撑起了我省儿童医疗事业的“半壁江山”。吕帆说,有信心应对“儿科医生荒”这一挑战,进一步加强儿科专业建设,创新教学模式,更加注重人才的社会责任和综合素质等方面的培养,提高儿科学专业人才培养的数量和质量。她认为,随着更多高校加入到儿科医学人才培养的队伍中,源头解决了,再加上医疗政策、教育政策、人事薪酬制度等对儿科医生的扶持,用人荒问题将会逐步缓解。

    原文链接:

    扫一扫在手机打开当前页

  • 分享到:
相关新闻:
暂时没有找到相关新闻!
版权所有:温州医科大学党委宣传部 未经许可,请勿转载
  技术支持:麦拓科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