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是温州医科大学新闻中心 >> 媒体温医 >> 省级
媒体温医
  • “儿科医生荒”应该怎么破
  • 青年时报:代表委员建言献策 温医大今年将恢复招收儿科学本科生
  • 作者:时报特派记者 丛杨 叶锡挺 陆群安    通讯员单位:   编辑:吴旻月   字数:   浏览:2997
  • 现状

    儿科医生缺口大

    儿科医生荒,到底有多荒?

    时报去年12月曾做过一篇深度报道,当中提到,20151221日,浙大儿院(省儿保)的日门诊量达9600多例,创历史新高。同日,杭州市儿童医院门诊量也破2000例,创当年最高。即使像杭州市二医院这样的综合型医院,同一天儿科夜间门诊只有2个医生,却挂了200多号。值班医生被一群家长围着,刚看完一个孩子,水都来不及喝上一口,下一个孩子已经被家长抱到眼前……

    全国政协委员、中国工程院院士、传染病学专家李兰娟说,儿科就好比“哑巴科”,小孩的疾病复杂,诊断主要靠儿科医生的经验,所以医疗风险较高。

    从医35年的全国政协委员、丽水市人民医院副院长雷后兴也提到,“儿科是最累的科室,每天诊治量正常50-60人,忙的时候80多人。儿科工作量一般是普通医生的两倍左右,每天早上7点半到,中午12点能下班就已经很好了,有时候水都来不及喝一口。”

    根据《2015年中国卫生计生统计年鉴》,2014年底,我国儿科医生的总数从2010年的10.5万下降到10万,儿科医生占医生总数的比例也下降了1.1%,即便是将助理医师算在内,我国儿科医生也只有11.2万人,缺口有20多万。

    主因

    风险大、待遇低

    “风险大、待遇低、工作时间长、负荷重”,全国人大代表、温州医科大学原校长瞿佳分析,这些是儿科医生离职、产生缺口的原因。

    “据中国医师协会儿科分会统计,儿科医生的工作量是其他科室的1.68倍,待遇却只有其他科室的46%。”雷后兴坦言,儿科医生离职另一个重要的原因,是比其他部门更紧张的医患关系,“小孩子生病,家长对医生的期望值高,只要达不到要求,不少家长就会辱骂医生,儿科发生医闹的事件以每年20%的速度增长,这些医生得不到保护就会选择离开。”

    李兰娟在提案中也分析了造成“儿科医生荒”的原因,和雷后兴观点一致,“除了待遇低,小孩子看病自己不会讲话,他们的病要靠儿科医生的经验,风险大,导致儿科医生队伍不稳定。”

    除此之外,在瞿佳看来,源头的缺失更加不可忽视。

    1998年,国家对临床医学专业调整优化,把儿科学专业纳入临床医学专业,很多高校停止了招生。

    破解

    从源头上解决

    儿科的路应该怎么走?如何把儿科医生留住,是最为迫切的。

    首先是从源头上解决。这几天,瞿佳的心情很不错,他说,连续呼吁了3年恢复儿科学学科,今年,一颗石头总算落了地——今年229日,在来参加全国两会的前几天,他收到了一份教育部发文的照片,内容是关于普通高等学校本科专业备案和审批结果的通知,其中就有恢复儿科本科专业招生。

    瞿佳说,今年全国有8所高校恢复开设儿科学专业,温医大是浙江唯一的一所,今年拟招60名本科生,学制5年。

    “人才培养的源头解决了,加上医疗政策、教育政策、人事薪酬制度等的支持,相信‘儿科医生荒’会慢慢缓解。”瞿佳说,“虽然这次的招生人数有限,但在解决源头活水的问题上,起到了积极的作用。”

    雷后兴认为,要多一些儿科专业的专科学校,“不仅城市缺儿科医生,乡村更缺。在乡村,入学意愿不强的情况下,可以采取定向招生、免学费、提早聘任等方式,对儿科医生定向培养。另外,建立好分级诊疗体系,也可以通过资源下沉,把专科医生下到基层。”

    支招

    提高待遇留人才

    除了“源”以外,瞿佳还建议制定符合儿科医生工作特点的薪酬制度,解决儿科医生收入低、风险高的问题,增加儿科的职业吸引力。他同时呼吁更多的家长理性求医,尊重儿科医生。

    雷后兴也提到,可以从顶层设计开始,提高儿科医生的基础工资,实行儿科医生临床补贴,每月适当地给予补贴,留住人才。

    李兰娟则从社会力量角度考虑增加儿童医疗机构,她认为应鼓励更多的社会力量参与到儿科建设上来,“儿科的全面发展和建设,我觉得还是要两条腿走路,政府要增加投入,提高公办综合医院的建设,同时也应该放宽政策,吸引社会资本,让民营的儿童医院发展更好一点。”

    原文链接:

    扫一扫在手机打开当前页

  • 分享到:
相关新闻:
暂时没有找到相关新闻!
版权所有:温州医科大学党委宣传部 未经许可,请勿转载
  技术支持:麦拓科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