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标题:浙江代表委员建言完善养老体系老有所养 需破“三缺”
本报北京3月8日电 美人总要迟暮,英雄总会白头——养老问题和所有人密切相关。
全国两会前,多个知名网站推出的两会热点调查显示,养老受关注度位居前列。养老,也是我省代表委员经常提及的“热词”。
三缺服务——医养结合,互惠发展
【百姓提问】
家住杭州市西湖区的九旬老人潘阿姨,10多年前患了中风,出入只能靠轮椅。“不知道其他地方的失能老人,能不能享受到专业人员的照顾?”老人问。
【代表委员解答】
“政府工作报告提出,创新社会资本办医机制。”瞿佳代表认为,如果国家能够进一步鼓励和扶持民营医院为老人提供医养结合服务,那么就能解决部分老年患者老无所养、老无所医的问题,又能化解目前不少民营医院发展中遇到的阶段性门槛。
“医养结合模式是未来养老的发展方向。”杜时贵委员建议,可在现有或新规划医院周边配置一定比例的养老社区,探索“医养结合、康复养老”的服务模式,形成医院和养老社区之间双向转诊机制,既解决养老机构医疗力量薄弱问题,又能使医疗资源效率最大化。
瞿佳代表还建议,卫生部门应将老年人居家医疗保健服务列为社区卫生服务的重要内容,联合民政部门制定管理办法,发挥社区卫生服务中心与居家养老服务照料中心(站)两大平台优势,打造社区老年医疗保健体系,并建立失能和高龄老人信息库,对这些老人实行重点监测和服务。
原文链接:
扫一扫在手机打开当前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