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是温州医科大学新闻中心 >> 温医要闻
温医要闻
  • 叶碧绿:浙南试管婴儿的“催生者”
  • 原温州医学院副院长叶碧绿教授因病去世
  • 作者:朱斌   供稿单位:温州都市报   编辑:周建国   浏览:6020
  •     浙南地区“试管婴儿”创始人之一、温州医学院(现温州医科大学)原副院长叶碧绿教授于2016年10月14日晚因病去世,享年81岁。

        丈夫:
        她经常一回家就钻进书房看书、写报告

        家务我也就不舍得给她做

      叶碧绿出生在市区东门上岸街的一个商人家庭。她年幼丧父,妹妹是遗腹女,母亲守寡带大姐妹俩,这让叶碧绿从小就学会吃苦,发奋图强。

      许康生是叶碧绿的丈夫,比她年长5岁,退休前担任市科协副主席。叶碧绿15岁时,就认识了许康生。那时,两人同在上海一所中学求学,许康生高叶碧绿两届。后来,两人又先后考取了哈尔滨工业大学和哈尔滨医科大学。

      1964年,叶碧绿考取中国医学科学院北京协和医院妇科内分泌专业研究生,毕业回哈尔滨工作7年后,因两个孩子均被送到温州外婆家抚养,就申请调至温州医学院工作。

      叶碧绿是温州医学院妇产科硕士点和附一医生殖医学中心的创始人之一,在医疗、教学及科研岗位上奋斗了50多年,是全国著名的妇科生殖内分泌专家。1997年,叶碧绿从温州医学院副院长的岗位上退下后,于当年同温医附一院泌尿科教授李澄棣等人一同牵头,在温医附一院筹建了生殖医学中心,“催生”了浙南地区首例试管婴儿。

      在家里,书房是叶碧绿最常待的地方。家务则几乎由许康生包揽。“她经常一回家就钻进书房看书、写报告,所以家务我也就不舍得给她做。”许康生说,叶碧绿并不是不会做家务,当年在哈尔滨,叶碧绿还亲手为他缝制过棉袄。偶尔起了兴致,叶碧绿也会下厨房露两手拿手好菜——葱油鱼。

      每年一两次出国参加学术会议的机会,是老两口一起外出旅行的绝佳机会。许康生说,每次他都会自费陪伴老伴出行。从上世纪80年代开始,许康生用摄像机,将叶碧绿参加国际会议、接受采访、外出旅行和家庭聚会等影音视频记录下来。去年,为纪念老伴儿从医从教58周年,许康生将30多年来存储的100多张光盘浓缩成一张,没事的时候就自个儿播着看。

      “她是高级医生,保护了整个家庭,却疏忽了自己的健康。”许康生说,去年,叶碧绿发现他面色难看,结果一检查发现心血管有部分阻塞,及时手术安装了心脏起搏器。

      “如果我也学医,或许就能发现她的病情了。”许康生说,此前一直体格硬朗的叶碧绿,突然在今年4月病倒了,半年来辗转多家医院治疗,最终回天乏术。

      许康说:“现在,也没人和我说上海话了,这100多张光盘我也不忍心看。”

        学生:
        老师讲究言传身教,出门诊我在边上看

        她行医仔细,细到教病人怎么自测体温

      1979年,叶碧绿通过公开选拔赴加拿大留学,成为全省“文革”后首批出国进修的大学教师,回国后担任温州医学院副院长10多年时间。

      叶碧绿主持的多项科研成果获省科学技术进步奖。1989年被卫生部授予全国计划生育科研先进个人称号,1992年起享受国务院颁发的政府特殊津贴。

      在担任温州医学院副院长职务期间,除了门诊和行政工作外,叶碧绿还坚持带学生,共培养了19名硕士生。她所带的第一个研究生名叫李晓峰,目前是英国国王大学医学院高级顾问、博士生导师。

      现任温州医科大学附属第二医院生殖中心主任的赵军招,于1993年考入温州医学院研究生院,成为叶碧绿的门生。

      叶碧绿带学生,讲究言传身教。“当时叶老师已经是温州医学院的副院长,工作非常忙。”赵军招说,当时叶碧绿出门诊,她就站在老师身边观察。“叶老师行医仔细,为人耐心,甚至细到教病人如何自行测量体温。”

      值得一提的是,温医大附二院生殖医学中心也是叶碧绿帮助该院创办的,叶碧绿还是该中心的第一任顾问。

        同事:
        我去医院看望,我们双手紧握
        她说最惦记的就是“生殖医学中心”

      近两个月来,叶碧绿的身体每况愈下,许康生选择坚持每晚住在医院陪伴妻子。前天一早,预感情况不妙的许康生,赶紧联系老伴的亲朋好友,送她最后一程。

      当天上午,温州医科大学领导班子成员,赶到温医大附一院看望叶碧绿。昨天下午,学校相关负责人向记者表示,鉴于叶碧绿的生前遗愿,丧事从简,校方会尽一切可能帮助家属处理身后事。

      温医大附一院生殖医学中心主任医师林金菊,是叶碧绿生前的同事。当年生殖医学中心在筹建过程中,林金菊被医院指派从妇产科调至该中心,协助叶碧绿等人。

      说起筹建的初衷,林金菊回忆,当时有一个永嘉的农村妇女来医院求助,称因夫妇不孕不育,夫家在分家时遭遇不公待遇。“我一定要生!”这名农村妇女的一句话,在叶碧绿等人的心里烙下深深的痕迹,激励她创建生殖医学中心。

      “那时候我们医院一没技术,二没设备,到底是靠别人还是靠自己?”林金菊说,后来医院决定动手组建生殖医学中心并给予支持。

      在林金菊看来,当时60多岁的叶碧绿已从领导岗位上退下来,本该安享晚年,她却似乎有用不完的精力,在筹建过程中起到上联下通作用,还抽空学习用电脑,学习五笔输入法。68岁那年,叶碧绿还考取了驾照,开上了车。

      为参加国际学术研讨、作报告,在家时,叶碧绿会对着摄影机、录音机,反复地念。许康生说,有时老伴会像一个大学生一样,一大早起床大声念英语,这不仅是为控制好发音,还是要控制报告的时间。

      经过叶碧绿等人的艰辛努力,1999年12月,在“生殖医学中心”诞生了浙南地区首例试管婴儿。

      这几年,只要该中心举办学术研讨等活动,叶碧绿一定主动到场聆听。直至如今,叶碧绿依旧视自己是“生殖医学中心”的一分子。今年6月,林金菊曾去病房看望叶碧绿。当时两人紧握双手。“她说,最惦记的就是附一医的生殖医学中心。”这句话,让林金菊至今记忆犹新。


    扫一扫在手机打开当前页

  • 分享到:
相关新闻:
暂时没有找到相关新闻!
版权所有:温州医科大学党委宣传部 未经许可,请勿转载
  技术支持:麦拓科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