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Nature出版集团旗下的知名学术期刊《Scientific Reports》(《科学报告》)发布了“2015年Scientific Reports百篇优秀论文”,我校附属眼视光医院刘勇教授领衔的纳米生物传感与成像课题组2015年6月发表在该期刊的学术论文入选。
入选的文章标题为《Multifunctional glucose biosensors from Fe3O4 nanoparticles modified chitosan/graphene nanocomposites》(《四氧化三铁纳米颗粒改性壳聚糖石墨烯制备多功能葡萄糖生物传感器》),刘勇教授为通讯作者,课题组成员张文晶博士为第一作者,研究生李晓健、邹睿韬、伍慧姿、史海妍、于姗姗等为共同作者。文章阐述由该课题组自主开发的环保型边缘功能化球磨法制备生物相容性壳聚糖石墨烯,通过磁纳米颗粒进一步修饰改性,提高电极的电化学活性及葡萄糖氧化酶等生物活性物质的负载量,从而有效提高葡萄糖生物传感器的灵敏度与响应速度。同时说明了所制备的生物传感器具有高效的磁共振成像性能,有望进一步开发集电化学信号与磁共振成像信号于一体的多模态重大疾病早期诊断与监测体系。
生物传感器是利用生物化学和电化学等原理将生化反应信号转换为电、光等信号,以测量被测物质的组分与浓度。葡萄糖生物传感器能够有效地检测血糖、血清胆固醇浓度,对于糖尿病、心脑血管疾病等慢性重大疾病的诊治具有重要的临床意义。刘勇教授团队的该项研究在生物传感器的电化学信号之外再引入磁信号,能够为相关疾病的诊断,提供更加准确、实时的多模态信号,为相关重大疾病的预防与早期治疗提供更加有效的途径。
据悉,文章自发表以来,已经被浏览5200多次,引起了业内同行的广泛关注。《科学报告》是于2011年创办的的综合性科学期刊,涉及的研究领域覆盖自然科学各个学科,2015年的影响因子为5.578。2015年,该期刊总共发表了11000多篇论文。
附属眼视光医院纳米生物传感与成像课题组致力于开展以石墨烯、上转换纳米晶体、导电聚合物等纳米材料的制备与改性为基础,进行新一代的纳米生物传感器、生物医学成像剂、组织工程与神经再生支架,及高靶向可控纳米药物载体等方面的研究与技术开发工作。自2015年以来,该团队已在《ACS Appl. Mater. Interfaces》《Chem. Mater.》《Polym. Chem.》《Sci. Rep.》等知名学术期刊(2015年影响因子均大于5)上发表过多篇有影响力的文章,自主研发的相关技术获得了5项国家授权发明专利。
扫一扫在手机打开当前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