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阿姨,我想照镜子。”做完唇裂修复手术, 15岁广元女孩赵静醒来后说的第一句话逗乐了在场的医护人员。看着镜子中曾经的“兔唇”没有了,虽然伤口还肿胀着,赵静还是笑了,忘记了伤痛。她应该笑,15年来,她第一次有了如此完整美丽的笑容。
昨天,“世界温州人微笑联盟”四川广元贫困唇腭裂患儿大型救助活动进入手术阶段,共完成13台手术。由于国际专家和当地医护人员是第一次配合,许多细节还需磨合,昨天的手术显得有点“慢”。
慢上手术台,更好送微笑
全新的环境,全新的合作者,昨天的手术处处显现着一个“慢”字——为了更好地磨合,为了奉献更好的手术。
昨天上午9时许,30多位国际专家,温州、广元的医护人员,齐聚手术室,进行手术前最后一次人员磨合和器械演练。主刀医生与麻醉师、洗手护士,温州护士长与广元中心医院手术室的护士们,大家彼此交流着、交待着注意事项。
当第一名患儿韩丹被抱进手术室时,主刀医生Hobbs并不急着让孩子上手术台,而是再次向身边的助手们叮嘱注意事项。第一次和老外合作的广元医院护士张明霞有些紧张,温州医学院附属口腔医院口外科博士后王彦亮主动上前,用流利的英语协助医生和护士配合。
昨天上午,共有3间手术室同时手术,均由国外医生主刀,广元医院护士配合。几乎所有手术的开始阶段,护士和医生在递送器械的过程中,因语言障碍和手术流程、器械差别,在配合上都有些不流畅。但是富有经验的国际专家和已经多次配合的温州医学院附属口腔医院医生,均耐心细致地和他们交流沟通。随着一台台手术相继顺利完成,大家的配合也越来越默契。
在手术过程中,广元中心医院口外科、麻醉科的其他医护人员,都利用这次难得的与国际专家的交流机会,不约而同地来到手术室参观学习——这也是“世界温州人微笑联盟”传播先进唇腭裂治疗技术的宗旨。
等待有点慢,迎更美微笑
医生的手术有点慢,内心忐忑的家属们更感到等待的漫长。
赵静的妈妈在手术室外不停地踱着步,隔一小会儿就忍不住跑过来问记者:“咋还没有出来?”赵静妈妈说:“娃很爱美,可是唇腭裂让她从小就不自信,真怕这次手术没做好,让孩子受更大的伤害。”当记者告诉她,赵静醒来第一句话就是跟护士要镜子的时候,赵静妈妈赶紧问:“怎么样?孩子高兴吗?”从手术室出来,看着女儿的嘴唇被修复了,创口那么小,孩子的笑容那么满意,一家人都幸福地笑了:“等这么久,值得很!”
韩丹是第一个进手术室的,但两个多小时过去了,后来进去的赵静都出来了,她却仍不见踪影。韩丹的妈妈王清燕坐在走廊里一声不吭,只偶尔抬头和记者说几句话。“娃才一岁,昨天夜里11点多开始就没吃,饿坏喽。早上一直在哭闹,现在可好点?”记者安慰她不要太焦急,王清燕竟流下了泪,说:“怎能不紧张哦?女娃子今后能不能开心地长大全都要拜托今天的医生啊。”记者告诉她,韩丹手术很成功,在观察室里睡得正香,王清燕才放心地站起来,连声说:“等娃出院了,一定要谢谢医生。”
为了更好地磨合手术,昨天的13台手术全部为相对简单的唇裂修复手术。看着孩子们一个个平安地回来,病房里充溢着家长们开心的笑声。
原文链接:
扫一扫在手机打开当前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