刚刚过去的重阳节是尊老敬老的传统节日,也是关注老年人健康的重要时刻。随着年龄增长,身心健康成为老年人晚年幸福的关键。记者为此采访了我市各大医院多个学科的专家,结合老年人生活中的常见保健误区、情绪管理与运动指南,为银龄一族与其子女提供实用参考,帮助老年人乐享健康晚年。
警惕老人鼻出血 牢记急救四步法
最近,有不少老年人发现鼻腔干燥,甚至会突然流鼻血。温州医科大学附属第一医院耳鼻咽喉科主任医师黄益灯提醒,这并非偶然,而是身体在换季时发出的信号。
“老年人在秋冬季节出现鼻出血,并非小问题,需要格外警惕。”黄益灯介绍,气候干燥只是“导火索”,其背后往往还有更深层的生理与病理原因。由于老年人鼻腔黏膜分泌功能减退,血管弹性也大不如前。因此,一次用力地擤鼻涕、一个剧烈的喷嚏,甚至不经意的轻微触碰,都可能成为压垮脆弱血管的“最后一根稻草”。
值得警惕的是,老年人常见的三大健康问题会显著增加鼻出血风险与止血难度:高血压让鼻腔血管不堪重负,破裂后难以自止;糖尿病则会使全身血管,包括鼻腔内的微小血管,变得脆弱易损。
此外,许多患有心脑血管疾病的老人需服用阿司匹林等抗血小板或抗凝药物,这会直接影响凝血功能,导致一旦出血便难以控制。
当鼻血不期而至时,许多我们习以为常的“止血妙招”往往暗藏风险。黄益灯提醒广大老年人,一旦出现鼻出血,切勿仰头。因为仰头会导致血液倒流咽喉,易引发呛咳甚至窒息,同时也会干扰对出血量的判断;不要草率地用纸巾堵塞,这样往往因压迫不到位而难以奏效。还有一些老年人误以为能通过拍打额头或双手上举来止鼻血,其实这些做法毫无科学依据。
以下是止鼻血的急救四步法:
1.端正姿势:立即坐下,身体稍向前倾,用嘴呼吸。这样能让血液顺利从鼻孔流出,避免吞入血液刺激肠胃。
2.精准按压:用拇指和食指紧紧捏住鼻翼两侧(软处)而非鼻梁,持续压迫5~10分钟。
3.辅助冷敷:用冰袋或冷毛巾敷在前额和后颈,帮助血管收缩,减少出血。
4.适时就医:若上述方法后仍血流不止,或伴有面色苍白、头晕胸痛等任何异常症状,请立即拨打急救电话或前往附近医院就诊。
千金难买老来瘦? “微胖”老人更健康
千金难买老来瘦?其实,“微胖”的老年人更健康。温州医科大学附属第二医院、育英儿童医院体重管理中心营养医师王艺颖提醒,老年人如果过度消瘦,小心肌少症、营养不良找上门;不仅容易跌倒骨折,而且还会导致抵抗力下降、认知能力减退。
据了解,肌少症,即肌肉减少症,是一种与年龄相关的进行性、全身性的肌肉总量和功能下降综合征。2022年,肌少症被明确为一种独立的疾病。
“肌少症会直接导致老年人力量减弱、活动能力下降、步速缓慢、极易跌倒骨折。”王艺颖介绍,老年人即使体重正常,也可能存在肌肉量不足的“隐性肥胖”,危害同样巨大。
而将体重维持在理想范围内,对老年人有诸多益处。
1.降低慢性病风险:有效减轻关节负担,延缓骨关节炎进展;帮助控制血压、血糖和血脂,预防心血管疾病。
2.提升生活质量:适宜的体重使身体活动更轻便,减少气喘和疲劳感,有助于保持独立生活能力。
3.改善身体功能:合理的体重管理,尤其是结合运动,能增强肌肉力量,维持身体功能,延缓衰老进程。
那么,老年人该如何避免肌少症的发生呢?王艺颖建议老年人不妨做到以下几点:
首先,营养干预是基石。
在日常饮食中,老年人需确保摄入足量的蛋白质和维生素D。维生素D对肌肉功能至关重要,可通过晒太阳(做好防晒措施并暴露皮肤)、摄入强化食品或在医生指导下补充相关药物制剂来获取。
根据《老年人肌少症口服营养补充中国专家共识(2023)》,老年人应保证足量的优质蛋白质摄入,建议每日每公斤体重摄入1.0~1.5克蛋白质。推荐食物包括:牛奶、鸡蛋、豆制品、去皮的禽肉和鱼肉。
其次,运动干预是核心。
根据《中国健康老年人标准(2022)》,建议老年人每周进行累计至少150分钟的中等强度有氧运动(如快走、慢跑、太极拳)或75分钟的高强度有氧运动。
此外,抗阻运动是老年人增长和维持肌肉最有效的手段。老年人每周应进行2~3次针对主要肌群的力量训练,如使用弹力带、举小哑铃、坐位抬腿等。动作要缓慢、有控制,量力而行。
王艺颖提醒广大老年人,一旦出现力量下降、行走困难、反复跌倒等情况,应及时到医院营养科进行肌少症筛查(如测量握力、步速、肌肉量)。
扫一扫在手机打开当前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