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人卡喉了!”10月2日中午12时许,温医大附一院职工餐厅内突然传来急促的呼救声。一名女子搀扶着脸色发绀、呼吸困难的男子冲进餐厅,男子双手紧紧掐住喉咙,神情痛苦不堪,瞬间牵动起正在用餐医护人员的心。
危急时刻,正在就餐的医护人员没有丝毫犹豫,纷纷放下碗筷,快步围拢上前,第一时间判断男子为气道异物梗阻。“是不是吃了什么东西卡住了?”在得到家属“吃海带没嚼碎”的回应后,医护团队迅速分工:有人疏散周围人群,为急救腾出空间;有人轻声安抚患者情绪,避免其因紧张加剧气道痉挛;经验丰富的护士立即来到患者身后,熟练展开海姆立克急救法。
“双手环抱上腹部,快速向上冲击!”医护人员弓步站稳,双手紧扣置于患者肚脐与剑突之间,凭借精准的力度和节奏连续实施腹部冲击。一次、两次、三次……餐厅内只剩下急促的呼吸声和急救操作的动静。在持续冲击下,患者胸腔压力骤升,突然发出一声咳嗽,数块半个手掌大小、未嚼碎的黏稠海带被成功咳出,现场众人悬着的心终于落下。从患者冲进餐厅求救到异物排出,整个急救过程仅用时90秒。
“太感谢你们了,刚才真的吓坏了!”患者缓过气后,家属紧紧握住医护人员的手连连道谢。参与急救的医生表示,当时看到患者脸色发绀,已出现缺氧症状,若不及时处置,可能引发窒息风险,“这是医护人员的本能反应,换做任何同事都会这么做。”
据了解,海带因质地黏稠,若未充分咀嚼,容易黏附在气道壁上,常规咳嗽难以排出,需借助海姆立克急救法创造的高压气流将异物冲出。医生提醒市民,食用海带、年糕、汤圆等黏性较强或块状食物时,务必细嚼慢咽,尤其老人和儿童进食时,家属应加强看护。同时,建议市民学习海姆立克急救法等基础急救技能,在突发情况来临时,既能保护自己,也能为他人争取宝贵的救治时间。
扫一扫在手机打开当前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