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是温州医科大学新闻中心 >> 媒体温医 >> 地市级
媒体温医
  • 温度新闻:收获札记|“红色生命献”暑期社会实践团:播撒生命种子,传递中医温情
  • 作者:汤乐妍 翟思嘉 董娄奕    通讯员单位:第一临床医学院(信息与工程学院)   编辑:徐静   字数:1210   浏览:5
  • 为响应国家关于加强人体器官捐献人道关怀的号召,提升居民生命健康素养,7月,温州医科大学“红色生命献”暑期社会实践团深入温州市朝霞社区,南白象街道,瓯翔社区等7个社区,创新开展儿童生命教育系列课程及社区义诊活动,以青春时间播撒健康种子,传递人文温度。

    系列课程启迪童心

    实践团精心设计“生命的奇妙之旅”“食物大冒险”和“身体里的超级小分队”三门课程,以趣味方式向儿童讲解生命起源与成长,消化系统奥秘及器官功能。通过生动讲解、互动问答及器官粘土手工制作等可视化教学,有效激发了孩子们的好奇心和学习积极性,寓教于乐地普及生命科学知识,播撒珍爱生命的意识种子。

    “我的爸爸妈妈说,我是从石头缝里蹦出来的!”课堂上,面对孩子们天马行空的想法,实践团成员以“小种子”“小圆点”等童趣比喻,向孩子们揭秘了生命诞生的奇迹与父母迎接新生的喜悦。“孩子们都很乐意去了解这些知识。他们眼中闪烁的求知光芒,是支撑我们讲下去的最大动力。”一名实践团成员课后表示。

    课程巧妙地通过讲述少年叶沙捐献器官的感人故事及播放纪录片《一个人的球队》,引入“生命的终结”话题,向孩子们诠释了生命奉献的崇高意义。“叶沙哥哥真了不起,”看完视频后深受感染的小朋友小杨偷偷告诉我们,“我长大以后也要像叶沙哥哥一样帮助别人!”课程结束后,每位参与授课的孩子们都获得了一枚特制徽章,上面绘有他们对自己未来的美好想象。

    义诊服务,中医文化暖民心

    实践团同步开展融合中医特色的义诊活动,设置艾草锤DIY、艾灸体验和八段锦教学三大板块,在服务居民健康的同时,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激发民众对中医的热情。

    艾草锤DIY活动现场气氛热烈,在实践团成员耐心指导和示范下,居民逐步学习将艾草包固定在木棍上。“真没想到同学们这么热情又有耐心!这下可学会啦!”成功制作的王阿姨欣喜地拍拍成员肩膀。小小的艾锤,在成员与居民手中传递,承载着不仅是草本馨香,更是互助的温情与健康的期盼。

    艾灸现场艾香袅袅。实践团成员们精准定位穴位、娴熟操作艾条,并贴心询问居民健康状况,提供个性化建议。“没想到年轻人也会艾灸,而且手艺那么好!”体验后的张女士连连称赞。“五劳七伤往后瞧”“摇头摆尾去心火”伴随着舒缓的教学音乐,社区居民在实践团成员带领下舒展身体,托手、移步、攒拳。练习后,民众普遍反馈身体轻松——“肩颈不僵了”、“腰背舒畅了”、“气血都活络开了”。“效果可真好,回家后还要继续练!”活动后,李女士道出了许多参与者的心声。

    此次系列进社区活动,温州医科大学“红色生命献”暑期社会实践团成员躬身实践,通过“亲看、亲听、亲聊、亲教”,将专业的生命健康知识转化为贴近居民的生动课堂与暖心服务。他们不仅有效传播了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和“人道、博爱、奉献”的红十字会精神,更以真诚的互动构建了大学生与社区居民之间的紧密联系,展现了新时代青年服务社会、传递温暖的担当。这份以青春书写的生命关怀与健康守护,在社区基层持续回响。

    扫一扫在手机打开当前页

  • 分享到:
相关新闻:
暂时没有找到相关新闻!
版权所有:温州医科大学党委宣传部 未经许可,请勿转载
  技术支持:麦拓科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