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市民小芹(化名)因养生不当被送入ICU。其原因竟是她连续十多天将中药汤剂替代白开水,日均两大碗,从而导致输尿管结石引发的尿源性脓毒血症。
据悉,小芹今年46岁,几天前,她突然感到左侧腰部传来一阵难以忍受的剧痛,同时伴有恶心、呕吐和出冷汗,被家人送医后,经诊断,CT显示有一颗直径约5毫米的结石卡在了她的左侧输尿管腹段,医生给予相应治疗后,症状明显好转,小芹就回家了。
不料,夜里,小芹突然尿不出来,相伴高热、乏力等症状,家人将小芹送到温州医科大学附属第二医院急诊科,询问病史,经诊断,急诊医生初步考虑为泌尿系结石导致输尿管梗阻、肾积水合并感染,考虑到小芹结石大小和位置和症状体征,在经过充分的沟通后,泌尿外科团队为她实施了左侧经尿道输尿管支架植入术,并留置导尿管,引流出大量泥沙样浑浊伴血性尿液,术后小芹被转入ICU。经治疗,小芹现已恢复出院。
医生告诉记者,小芹患的是输尿管结石引发的尿源性脓毒血症,这是由尿路感染引发的全身性炎症反应及多器官功能障碍。记者了解到,中草药中植物占大多数,植物中有种成分叫草酸,短期内大量摄入草酸就容易形成草酸结晶,草酸结晶也是引起尿路结石的重要原因。
为什么泌尿道结石治疗后症状缓解了,怎么还会出现感染性休克?温医大附二院重症医学科林国梁医生介绍,正常情况下,尿液的冲刷作用可清除大部分细菌,输尿管结石堵住尿路,细菌易在尿路内停留、生长,增加感染风险,同时,尿路黏膜的抗菌能力、尿液的酸性环境等防御因素也可能因梗阻而受到影响,使细菌更容易侵入和定植。即使梗阻解除了,但病灶已经形成,再经过手术操作,就更容易导致细菌入血而引起败血症,出现感染性休克。
医生对此提醒,中药汤剂不能代替日常饮水,成年人每日饮水2000~3000ml,此外,需限制菠菜、巧克力等高草酸食物的摄入。若出现结石相关症状,应及时就医,切勿因结石体积较小而忽视诊治。
来源:《温州都市报》2025.09.10 06版
链接:http://newspaper.wzrb.com.cn/newspaper?mediaKey=wzdsb&publishTime=2025-09-10&classify=0&id=10&showArticleDetail=true&docId=273314&curEdition=06
扫一扫在手机打开当前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