吴芳(右一)为患者进行胃肠镜检查
“以前总觉得身体没毛病,做胃镜是遭罪,现在才明白这是在保命。”近日,市区58岁的陈女士来到温州医科大学附属第一医院内镜中心主任吴芳的门诊复查,满是庆幸。
原来,陈女士的哥哥在2021年和2024年先后被吴芳团队确诊为早期胃癌。第一次术后,她的哥哥就反复劝她做个胃镜,但她总以“吃饭香、胃不疼”为由推托。直到今年初她的哥哥要进行术后复查时,再次拉着她找到吴芳团队。经过吴芳团队的科普宣教,她才勉强答应接受胃镜检查。
在无痛胃镜检查过程中,吴芳团队发现她的胃窦前壁一处有1.2cm大小的凹陷性病变。“这片区域略凹陷,表面发红,高度怀疑是早期胃癌。”吴芳介绍,在胃镜检查过程中,他们当即取组织进行活检。由于发现及时,病理提示仅为局灶癌变。
随后,吴芳团队将陈女士收住入院,对其胃部病变部位进行放大及染色观察,判断为早期胃癌,当即决定采用内镜下胃黏膜切除术。术后第二天,她就能正常下地活动,第三天便康复出院。
“临床数据显示,有胃癌家族史的人群,患病风险明显高出正常人群。”吴芳介绍,早期胃癌治愈率超过95%,但晚期治愈率不足30%。因此,定期进行胃镜筛查非常重要。
记者日前从温州医科大学附属第一医院了解到,2024年该院胃镜检查达11.5万例,发现胃癌1365例。其中,早期胃癌占41.5%,年龄最大的91岁,最小的30岁,高发年龄分布在46~80岁。
吴芳提醒,有家族史、长期幽门螺杆菌感染、萎缩性胃炎等高危人群,应主动定期进行胃镜筛查。
据了解,目前该院针对此类高危人群推出专项筛查绿色通道,提供预约优先、专家会诊等服务,为市民健康保驾护航。
来源:温州晚报2025年7月27日3版
扫一扫在手机打开当前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