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林护士,您若不来,就真的没人能救我的父亲了。”两个月前,丽水市青田县的村民郑先生通过电话,用近乎哀求的语气对我说。
郑先生的父亲83岁,住在青田县温溪镇的一个小村庄。他患高血压、脑梗阻、帕金森病等多种疾病,长期卧病在床。他的子女不在身边,只有76岁的老伴照顾他。
当郑先生发现父亲皮肤异常时,阿公已是全身多处破溃、发黑发紫、气味难闻。阿公此前曾慕名到我们医院治过病,郑先生认识我们医院的一些医护人员。这次阿公的病情这么重,我们医院的同事向郑先生推荐了我。
我得知阿公的家离温州有60公里,往返车程“快马加鞭”也得3个小时,不禁迟疑起来。郑先生察觉到我的犹豫,于是出现开头那一幕。当时我心头一热,作出决定:明早就出发,为阿公进行居家伤口护理。
当天早上六点半,我就从温州出发了。行驶在路上,雨下得越来越大。阿公的家需要“翻山越岭”才能到达。一路上都是羊肠小道,山路十八道弯隐在雾里,雨刷器徒劳地摆动着,挡风玻璃上刮不净的雨水一次次模糊了我的视线。远处是一片灰蒙蒙,我根本无法分清东南西北。我紧张地抓着车柄,手心的汗不由自主地冒出来。最后用时一小时四十分钟,终于赶到阿公的家。
迎接我的阿婆见面就哽咽着说:“护士,你要不来,我真不知怎么办了!”我立即为阿公评估伤口,情况令人震惊:全身竟有11处皮肤溃疡(骶尾部、髂骨、踝部、足趾等),最深处已露骨,恶臭刺鼻,这是我居家护理以来最严重的病例。眼见阿公痛苦,我顾不上疲惫,立刻开始为他换药。由于帕金森病导致他的肌张力过高,难以配合,我整个操作只能半弯着腰完成,异常费力。第一次换药,我足足用时两个半小时。
换好药已中午,我向阿婆叮嘱了注意事项。当我准备离开时,她一把拽住我,一定要我留下吃了饭再回。那碗阿婆烧的面条,虽是最寻常不过的家常味道,却是我此生难忘的美味。走出门口,山间的雾气渐渐散开。雨后的树林青翠欲滴,蔓延成一片充满生机的绿色海洋。
这两个月,我每周都要驱车两次赶到阿公家里。经过两个月的护理,阿公逐渐恢复健康,他全家也把我当成家人。我想,所谓“医者仁心”,无外乎是:你把他们的病痛放在心上,他们将你融进生活里。
温州医科大学附属第二医院小儿外科副主任护师 林小芳
扫一扫在手机打开当前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