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医生,快!救救我老婆!”近日,在温州医科大学附属第二医院重症医学科,一名男子紧急呼救,他紧随着转运床冲进ICU,一边擦眼泪,一边哭喊,转运床上的女子脸色苍白、呼吸急促、嘴唇发绀、烦躁不安,呈急危重症面容。
“快,急测心电图、接呼吸机辅助通气、急测血气分析……”当血气分析提示患者二氧化碳分压大于100mmHg(正常值是35~45mmHg),呼吸机频繁报警时,重症医学科医护人员迅速展开各项救治措施,但是这名女子的情况实在危急,在呼吸机纯氧支持下氧饱和度仍一度低于70%,重症医学科主任程碧环和副主任医师陈如杰经过充分的评估,决定使用ECMO救命。
原来,此女士名叫姜姜,今年54岁,多年来受肺结核困扰,长期呼吸困难,走平路都会走一步喘三喘的,近日病情加重,遂紧急送往温州医科大学附属第二医院抢救。
然而戴着呼吸机的姜姜情况依然危急。“这个病人的左肺毁损、右肺支气管重度狭窄、合并急性呼吸衰竭,情况很危急,如果不把狭窄处撑开,呼吸机很难送气进去,氧合很难改善!”程碧环表示,尽管手术风险和难度都很大,但为了抢救患者的生命,必须迎难而上。在做好充分的术前评估及准备后,以程碧环为首的ECMO团队立即行动,医护人员迅速响应,立即准备投入到这场生命争夺战中……
在ECMO的支持下,姜姜的呼吸、循环状态均得到了立竿见影的改善。然而,ECMO的运转,只是开始,要想彻底解决姜姜的“狭窄”困局,还需要另一项技术支持——气管支架置入术。在ECMO的运转支持下,呼吸内科副主任医师颜孙舜为患者进行了支气管镜治疗,在镜下可见右主支气管开口近1/3段外压性狭窄,最狭窄处狭窄程度约95%。在内镜护士的配合下,颜主任安全顺利地置入气管支架,使患者的气道狭窄问题得到了显著改善。
然而,随着病情的好转,准备撤除ECMO的时候,姜姜再次出现了呼吸困难,呼吸机频繁报警,气道高压,血氧饱和度再次跌至70%以下,立即请呼吸内科医师再次会诊,原来是气管支架移位了,随着呼吸运动,气管支架滑到狭窄区下面了,起不到支撑的作用,必须再次行气管镜治疗。
因为有ECMO的支持,支架放置过程从容不迫,最终精准完成支架置入,“撑开”了患者的生命通道。支架置入后,患者ECMO支持参数逐渐下调,重症医学团队根据患者情况和家属意愿,率先拔除口插管,启用清醒ECMO技术。在重症医学科医护人员10天的精心照料及多学科共同努力下,姜姜顺利撤除ECMO,转入呼吸内科病房。
“谢谢你们,我以为这次会死去,没想到活下来了,还能和正常人一样的呼吸,太感谢你们的精心治疗与照顾!”清醒后的姜姜感激地说道。据悉,姜姜是今年第一例体外膜肺氧合ECMO联合气道介入治疗的患者。患者的成功救治,为呼吸衰竭患者危急重症提供了新的思路。
扫一扫在手机打开当前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