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是温州医科大学新闻中心 >> 媒体温医 >> 地市级
媒体温医
  • 温度新闻:心灵“医”站,点亮社区青少年心绪版图
  • 作者:李嘉铭/文 谢筱雅、王小雅/图    通讯员单位:精神医学学院   编辑:叶紫涵 邵子伊   字数:918   浏览:37
  • 今年暑期,温州医科大学精神医学学院“心灵‘医’站”实践队走进温州市鹿城区杨府山社区与康龙社区,为青少年精心设计并开展了一系列心理健康团体辅导活动,为社区青少年的心灵成长注入专业活力。

    探索自我,认识真我

    实践队员以绘画为媒,引导青少年开启自我认知之旅。课程在“大风吹叶子”破冰游戏中拉开序幕,迅速拉近彼此距离。随后引入“周哈里窗”理论(开放我、盲目我、隐藏我、未知我),帮助孩子们理解自我认知的不同维度。

    孩子们在纸上描绘独特的叶子:形状代表自我轮廓,色彩象征个人特质,背面郑重写下名字。小组内分享自画像,解读同伴作品,交流中加深了对自我和他人的理解。实践队员适时引导,鼓励接纳自我,如同春雨滋养内心成长的种子。

    寓教于乐,凝聚专注

    实践队精心设计趣味环节,牢牢吸引学生注意力。精美的PPT课件生动呈现知识要点;小组竞赛点燃热情,在心理健康知识抢答中提升团队协作;情景模拟让孩子们身临其境,演练应对现实挑战的心理技巧;穿插其间的心理小游戏则有效释放压力,让课堂氛围轻松活跃,成为吸引注意力的“强力磁石”。

    精准把脉,科学引导

    实践依托学院“小鹿心屿”青少年心灵润养中心的专业力量。运用先进心理测评工具,初步评估学生心理健康状况,精准把握需求,为活动设计提供依据。分享同龄人的真实成长故事,有效消除学生对心理问题的陌生感与羞怯感,显著提升了他们对心理健康知识的认同度和接受度。

    坚实后盾,温暖护航

    杨府山与康龙社区为活动提供了坚实保障。社区工作人员积极组织宣传、召集学生,确保活动参与度。活动现场提供舒适场地与充足物资,为课程顺利开展奠定基础。社区负责人强调青少年是国家未来,表示将持续支持此类活动,共同搭建青少年健康成长的“爱的温床”。

    专业赋能,助力成长

    实践队积极响应《中小学心理健康教育指导纲要》等国家政策对青少年心理健康教育的重视。他们发挥专业优势,将知识化作润泽心灵的甘霖。实践队的行动,正融入全社会共同关爱青少年心理健康的大潮,为青少年的全面发展和茁壮成长贡献专业力量。

    随着暑期实践的深入,“心灵‘医’站”实践队的足迹将延伸至更多社区。他们坚信,在全社会的共同努力下,青少年定能培育出健康、积极、阳光的心态,自信地成长为民族复兴征程中的栋梁之材。

    扫一扫在手机打开当前页

  • 分享到:
相关新闻:
暂时没有找到相关新闻!
版权所有:温州医科大学党委宣传部 未经许可,请勿转载
  技术支持:麦拓科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