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是温州医科大学新闻中心 >> 媒体温医 >> 地市级
媒体温医
  • 温州晚报:耳朵流脓反反复复四十年 听力消失“凶手”竟还有它
  • 作者:王骁    通讯员单位:附属第一医院   编辑:邵子伊   字数:1223   浏览:120
  • 孩子在窗外嬉笑声,妻子在厨房做饭,这声音对于常人来说根本不算什么,但是对于73岁的市民李老伯来说,这是最美妙的“音符”,被双耳疾病折磨了数十年的他,近日终于迎来了曙光。□晚报记者 王骁

    双耳反复流脓数十年 听力一点点消失

    近日,记者联系上李老伯的弟弟李先生,他说,哥哥精神状态比之前好多了,看电视不再只有画面,与人交流也多了起来,希望他能够越来越好。

    李先生介绍,他哥哥在小时候耳朵就时常出现问题,也不知道什么原因,父母带着哥哥看了不少医生,总是时好时坏。随着岁数长大,这耳朵毛病一直是反反复复,后来情况越发严重,直至右耳完全听不见,左耳听力也是严重受损,甚至到最后连左耳都要保不住。好在最后在温州医科大学附属第一医院找到了希望,成功植入了人工耳蜗。

    “数十年来,李老伯的双耳开始反复流脓,听力像沙漏中的细沙,一点点流失,最终还患上了胆脂瘤(一种非癌性但破坏力极强的皮肤样组织)。虽然其间经历了三次手术,但右耳还是彻底失聪,左耳也仅存微弱听力,交流需依靠喊叫和手势。”温医大附一院护士长吴程为介绍道。

    今年4月22日,李老伯在家人的陪同下来到温医大附一院就诊,耳鼻咽喉科副主任、主任医师黄益灯为他做了仔细检查。不尽如人意的是,李老伯的左耳胆脂瘤复发,一丝听力也没了。更令人揪心的是,他的右脸开始“失控”——眼睛无法闭合,嘴角歪斜。可以确诊胆脂瘤已侵蚀他的面神经,导致其出现面瘫,长期暴露的眼角膜也面临溃疡风险。

    “治疗条件”不尽如人意 手术“步步为营”

    黄益灯介绍,所谓中耳胆脂瘤,其实并非真正的肿瘤,它像一小块皮肤长在中耳腔,持续分泌侵蚀性物质,如同白蚁啃噬木头,从而导致耳朵反复流脓、疼痛和恶臭。“患者的右耳内胆脂瘤已将包裹面神经的骨质‘蛀空’,半规管(掌管平衡)也遭破坏。更危险的是,它与脑组织之间的骨壁已千疮百孔,脑膜炎、脑脓肿等致命并发症一触即发。”

    黄益灯表示,治疗首要的任务是彻底清除右耳胆脂瘤病灶,二期进行人工耳蜗植入让患者回归有声世界,然而患者“治疗条件”不尽如人意,一年前,患者的左耳乳突根治术让仅存的一点点左耳听力也丧失殆尽,且右耳目前再次手术的风险挑战比左耳乳突根治会成倍增加,再加上患者有7年冠心病史,心脏还装着支架,需长期服用抗凝药(手术易大出血),另外还有6年糖尿病史,血糖不稳,伤口难愈合,感染风险陡增。综合评估后,黄益灯团队认为患者最有效根治方法是颞骨次全切除+面神经重建术,获得声音最有效的方法是人工耳蜗植入术。

    一个大胆的可行治疗方案出来了……经过7小时的手术,手术宣告成功。6月10日(术后4周),是人工耳蜗开机的日子,当第一个电子脉冲信号传入大脑,李老伯瞬间湿了眼眶。

    黄益灯表示,70%胆脂瘤始于穿孔未修补,穿孔3个月未愈,务必手术修补。一旦耳朵出现持续听力下降、耳闷胀感、低调耳鸣等情况,可能就是胆脂瘤压迫听骨链的信号。中耳胆脂瘤不会自愈,药物无法根除,拖延只会增加面瘫、脑膜炎、永久耳聋风险。一旦确诊,应尽早手术清除。

    扫一扫在手机打开当前页

  • 分享到:
相关新闻:
暂时没有找到相关新闻!
版权所有:温州医科大学党委宣传部 未经许可,请勿转载
  技术支持:麦拓科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