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月23日,市站前路小学的会议室,温州医科大学研究生支教团成员叶子欣与89名三年级学生以“阅读:通往未来的桥梁”为名,开启了一场90分钟的沉浸式“阅读马拉松”。
1995年,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将4月23日定为世界读书日,旨在唤醒人类对阅读的热爱,对知识的尊重。第30个读书日更强调“在碎片时代重建深度阅读”,倡导通过阅读构建精神共同体。
在这场高原上的“阅读马拉松”中,温州医科大学研究生支教团与浙江援青工作组“红船关爱”计划携手,用825册跨越山海的爱心捐赠书册,为格尔木青少年搭建起触摸世界的阶梯。
当日下午,温州医科大学研究生支教团创新打造的“多维阅读空间”,让《安徒生童话》与《西游记》在高原阳光下对话,让《昆虫记》的微观宇宙与《呼兰河传》的人间烟火在笔记中交织。学生们不离席、不交谈的静默,恰是对深度阅读最生动的诠释——当世界在窗外喧嚣,他们在书页间重构自己的时空坐标。支教团队设计的“三阶笔记法”,让摘录成为思维的火种,让感悟化作成长的年轮。这些笔记,既是阅读的轨迹,更是心灵蜕变的化石。
下午6时,铃声响起,一张张完赛证书被郑重颁发,并为孩子们特别准备了一份意义非凡的礼物——定制版读书笔记本。
扫一扫在手机打开当前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