喝可乐能喝出肠穿孔?日前,温医大附二院就接诊了一名这样的患者。
小张今年12岁,近一年来每日饮用至少一瓶可乐替代白开水,同时存在饮食不规律、喜食辣条等不良饮食习惯。两个月前,他开始出现典型的“饥饿痛”症状,也就是空腹或夜间上腹部疼痛。不过进食后可得到缓解,便未引起重视。一周前,小张突发剧烈腹痛伴呕吐,家人急忙将其送至温医大附二院急诊科,被确诊为十二指肠穿孔。经紧急手术治疗,目前其已脱离危险,正处于康复期。
该院儿童泌尿/儿童肿瘤科主治医师夏琼璋表示,十二指肠位于胃和小肠之间,是消化液(胃酸、胆汁)的“必经之路”。长期大量饮用可乐,可乐中的磷酸和咖啡因刺激胃酸过度分泌,高糖分又延缓了胃的排空,导致十二指肠长时间暴露在酸性环境中,肠道黏膜则发生了自我腐蚀溶解的化学反应,并逐步发展为溃疡病灶。
此外,碳酸饮料释放的二氧化碳会增加胃内压力,诱发胆汁反流。长时间的高糖、高酸环境下使黏液细胞分泌保护肠道黏膜的黏液减少,抑制了肠道黏膜的自我修复能力,最终“烧”出溃疡。而儿童胃肠黏膜屏障较成人薄弱,更易受胃酸侵蚀。长期饮用可乐还会导致钙流失、肥胖,也间接加重消化系统的负担。
夏琼璋提醒家长,当孩子想喝可乐等饮料时,家长应充分认识到含糖饮料的危害,多数的饮料都含糖,过量饮用含糖饮料会增加患龋齿、肥胖等疾病的风险,因此建议不喝含糖饮料,更不能用含糖饮料代替水。家长尽量减少给孩子喝饮料的机会,选择其他更为健康的饮品,如白开水、牛奶、果汁等。另外,家长自己也要以身作则,不喝或少喝饮料。平时,孩子应多摄入富含膳食纤维的食物,如全谷物、蔬菜,保护消化道黏膜。若孩子出现上腹疼痛、饭后腹胀、反酸等症状,建议尽早就医检查。
扫一扫在手机打开当前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