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是温州医科大学新闻中心 >> 媒体温医 >> 地市级
媒体温医
  • 温度新闻:为“笑”而来 2025世界温州人微笑联盟·善行理塘公益医疗活动启动
  • 作者:庄越    通讯员单位:口腔医学院、附属口腔医院   编辑:王嘉慧   字数:1030   浏览:41
  • 4月的温州,春光正好。温医大附属口腔医院的“微笑病房”,迎来了4名特别的孩子——他们从四川甘孜州理塘县而来,最小的只有2岁,最大的14岁。因为唇腭裂,他们的笑容总是藏在心里。这一次,他们跨越千里,为“笑”而来。

    4月15日,“2025世界温州人微笑联盟·善行理塘”公益医疗行动正式启程。世界温州人微笑联盟会长何纪豪专程赶来探望,为孩子们带去书包、玩具和温暖的问候。

    此次入院的4位患儿,由理塘县人民医院的眼科医生格乃桑登一路筛查、陪伴而来。作为高原的“微笑使者”,11年来,他走村入户,为偏远地区的患者建立档案,努力为他们争取一次改变命运的机会。

    14岁的小措(化名),是这批孩子中年纪最大的一位。两年前,她陪奶奶参加白内障筛查,格乃桑登注意到她上唇的异常,通过触诊,他判断她可能是先天性唇裂。“我带你去温州,‘微笑联盟’有免费治疗的机会。”他为她建档,留下了名字与联系方式。

    这个约定,等了两年。今年4月9日,小措的父亲终于接到了那通电话。他在电话那头反复确认,语气颤抖。他说,孩子爱跳舞,但从不敢笑。为了遮掩,她在学校常常戴着口罩。小措一家共8口人,平日靠种地为生,“手术”对他们来说,曾是遥不可及的事。“谢谢温州人给我女儿一个机会。”

    在“微笑病房”里,何纪豪听完小措的故事,轻轻抱了抱她,亲切地问:“你现在上几年级?学校有用电脑吗?”小措腼腆地摇头。他笑着说:“没关系,等你回学校看看,有需要我来帮你。”

    小措没有说话,只是轻轻转过头,用手背擦了擦眼角。

    另一张病床上,6岁的小木(化名)正在蹦蹦跳跳。看见镜头,她会兴奋地比“耶”,见到何纪豪走过来,她主动张开双臂,“求抱抱”。他笑着回应,轻轻将她抱起。小木咯咯笑着,像一只终于飞起来的小鸟。

    小木曾在当地接受过一次唇部修复手术,但因家庭经济拮据,后续治疗中断。这次,她终于等来治疗的希望,家人几乎喜极而泣。

    病房内,暖意融融,藏语和汉语交织。医生和志愿者们耐心翻译、解释,尽量让每一句关怀都被听见。家属们虽然语言不通,但一句句“谢谢”,传递着真挚的感激。

    格乃桑登站在人群旁,望着那些他亲手筛查、一路陪伴而来的孩子,嘴角泛起一丝笑意。他知道,这一程,不只是一次治疗之行,更是孩子们走向新生活的开始。

    “一个完整的笑容,有时就能改变一个孩子的一生。”何纪豪说。

    接下来的几天里,孩子们将陆续接受手术治疗,迎来属于他们的“圆满”。

    窗外阳光正好,小措抬头望着窗外的蓝天,眼中闪烁着希望,仿佛她盼望中的未来,正一点点走近。

    扫一扫在手机打开当前页

  • 分享到:
相关新闻:
暂时没有找到相关新闻!
版权所有:温州医科大学党委宣传部 未经许可,请勿转载
  技术支持:麦拓科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