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是温州医科大学新闻中心 >> 媒体温医 >> 地市级
媒体温医
  • 温度新闻:早期胃癌有望治愈,5年生存率超过90%,专家呼吁:胃癌防治,从提高早筛率开始
  • 作者:陈琼    通讯员单位:统战部   编辑:王嘉慧   字数:1282   浏览:147
  • 在今年温州市两会上,由市政协委员、农工党温州市委会参政议政工作委员会副主任、温医大附一院主任药师曹高忠撰写的《关于构建温州胃癌早筛防治体系 共筑健康防护壁垒的提案》引发关注。

    数据显示,2023年温医大附一院体检中心16.78万例体检中,胃镜检查率仅为7.3%,而全市41.65万例胃镜筛查共发现胃癌3523例,其中早期胃癌1546例,经规范治疗改善了胃癌患者预后。专家指出,提升胃癌早筛意识,推广无痛胃镜检查,是降低胃癌死亡率的关键。

    症状与病情不对等

    “很多人以为胃痛、胃胀才是胃癌信号,其实早期胃癌往往没有任何症状。”温医大附一院消化内科执行主任、主任医师陈坛辀表示,胃癌早期通常无明显不适,容易被误认为是普通胃炎或消化不良,等到出现胃痛、大便异常、吞咽梗阻感等症状时,往往已进展到中晚期,治疗效果大打折扣。

    陈坛辀强调:胃部不适症状与早期胃癌并无直接关联。临床上常见的情况是:毫无症状的患者通过胃镜检查被确诊为早期胃癌,而有胃部不适的人反而可能只是普通胃病。这种症状与病情的不对等性,正是早期胃癌难以被发现的关键原因。

    胃镜筛查不可少

    陈坛辀特别提醒:胃镜检查是目前筛查早期胃癌的最有效手段,不仅能直观发现微小病灶,还可实现内镜下直接切除,避免外科手术创伤。

    因为胃镜检查不是常规的体检项目,所以很少有人主动附加这项检查,或者说缺乏这方面的意识,需要更多的科普和呼吁。他提醒,有胃癌家族史、长期幽门螺杆菌感染、慢性萎缩性胃炎、胃溃疡、胃息肉,胃部手术病史等人群属于胃癌高危人群,建议40岁时做胃镜检查;其他健康人群满45岁也需做胃镜检查排除风险。

    此外,陈坛辀建议广大市民体检的时候要增加幽门螺杆菌呼气检测项目。“幽门螺杆菌是引起萎缩性胃炎和胃癌的重要病因,但通过药物治疗,幽门螺杆菌的根治率达90%以上,而且复发率很低。”

    早发现有望治愈

    据国家癌症中心数据,早期胃癌患者经内镜下微创治疗,有望治愈并能保留完整的胃功能,5年生存率可超过90%;而进展期、晚期胃癌需切除部分胃或全胃,即便接受手术、化疗等综合治疗,5年生存率仅约35.2%,且治疗和照护等费用较高,生活质量明显下降。

    作为农工党界别组集体提案,《关于构建温州胃癌早筛防治体系 共筑健康防护壁垒的提案》建议:构建温州胃癌早筛防治体系,全力做好胃癌早筛防治工作,以延长患者生存时间,提高患者生活质量。建议我市将重点人群胃癌早筛列为温州民生实事项目,为全市45~75周岁户籍居民提供5年一次包括血清胃蛋白酶原和幽门螺旋杆菌检测的免费筛查服务,并为确认的高危人群提供免费胃镜筛查。

    无痛胃镜“睡一觉”就完成

    陈坛辀介绍,随着无痛胃镜的普及,市民对胃镜检查的接受度有所提高,但仍有部分人对于胃镜检查仍持有恐惧心理。“许多人对胃镜的印象还停留在‘痛苦’‘难受’的阶段,其实现在的无痛胃镜技术已经非常成熟。”他介绍,无痛胃镜采用静脉麻醉,受检者只需“睡一觉”,10-15分钟即可完成检查,全程无不适感。

    “早筛一小步,健康一大步。”陈坛辀呼吁,希望更多市民能重视胃癌筛查,尤其是高危人群应定期检查,让胃癌“早发现、早治疗”成为可能。

    扫一扫在手机打开当前页

  • 分享到:
相关新闻:
暂时没有找到相关新闻!
版权所有:温州医科大学党委宣传部 未经许可,请勿转载
  技术支持:麦拓科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