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是温州医科大学新闻中心 >> 媒体温医 >> 地市级
媒体温医
  • 温州都市报:你们是嫁接春天的匠人 让断枝续接大地的芬芳
  • 作者:陈忠    通讯员单位:附属第二医院、育英儿童医院   编辑:王嘉慧   字数:859   浏览:248
  •   “谢谢‘大拇指工程’,帮我儿子重塑右手大拇指。”4月3日,贵阳高坡乡12岁的苗族学生小王在“大拇指工程”救助下完成右手多拇指畸形矫形手术。他的父亲激动得写诗点赞“大拇指工程”的医护人员——你们是嫁接春天的匠人,让断枝续接大地的芬芳。

      小王出生时右手拇指便多了一指,医生曾建议4至5岁进行矫形手术。然而,因家庭经济困难,迟迟未能凑足费用。小王的父亲说,家中3个孩子上学,大女儿才15岁,还有八旬母亲需要赡养,他自己2019年打工时双手落下残疾,无法承担重活。他家是建档低保户,如今全家五口仅靠政府救助和妻子打零工维持生计。孩子的手术费也成了“天文数字”,攒足手术费为儿子做手术,成为了他最大心愿。

      在得知“大拇指工程”走进贵州华夏骨科医院时,他看到了希望的曙光,于是立即报名,“一定要抓住这个机会,把孩子的手治好。”

      3月28日,“爱心温州·善行天下”第三十五期“大拇指工程”慈善救助贵州站活动在贵州华夏骨科医院举行,来自全国顶尖的手外科专家团队为包括小王在内的12名手部畸形患者实施了公益手术,让小王未来生活与学习不再受畸形困扰。

      当天下午,温州医科大学附属第二医院高伟阳教授为小王做了手术,重塑漂亮的右手大拇指。

      “爸爸,我的手变漂亮了,谢谢你!”病床上的小王伸出手紧紧抱住父亲。这个拥抱,让小王父亲湿润了眼眶。?他说,这些年一直很愧疚,孩子右手多拇指畸形,因为家庭困难,没能及时送孩子医治,“现在终于能给他一只正常的右手,感谢‘大拇指工程’的帮助!”公益项目不仅解决了医疗费用,更让这个困难家庭重拾对未来的信心。

      小王父亲平时喜欢写点文章,于是写了首诗表达对医务人员的感谢。诗中,他特别提到医护人员精湛的医术、细致的护理,以及像家人一样的关怀,让他在治疗过程中倍感安心与温暖。

    扫一扫在手机打开当前页

  • 分享到:
相关新闻:
暂时没有找到相关新闻!
版权所有:温州医科大学党委宣传部 未经许可,请勿转载
  技术支持:麦拓科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