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是温州医科大学新闻中心 >> 媒体温医 >> 地市级
媒体温医
  • 温度新闻:17岁男生“坐出”血栓!“电子血栓”正在侵袭年轻人
  • 作者:胡海珍    通讯员单位:附属第一医院   编辑:姚君蕙   字数:1157   浏览:323
  • 因为通宵打电子游戏,一名17岁的高中男生竟然“坐”出了下肢深静脉血栓。记者近日从温州医科大学附属第一医院血管外科了解到,该科近年来都会接诊到类似这样的“电子血栓”患者,并且有增多的趋势,且以15~25岁的青少年群体居多。

    “可能疏于对身体的关注,当时患者自己都没有察觉异常,是他妈妈发现他有一条腿看上去是青紫色的,且有明显的肿胀才急忙把他带来看病。”温州医科大学附属第一医院血管外科副主任医师黄景勇介绍,这其实是典型的血栓急性期症状,因为静脉回流慢了,导致肢体肿胀、皮肤颜色加深。如果没有及时治疗,会出现明显胀痛、腿脚无力等症状。严重者还会突发肺栓塞、心跳呼吸骤停,危及生命。

    “以前血栓多见于老年人,但近几年来,打游戏打出血栓的年轻患者越来越多,因此我们将之称为‘电子血栓’。”黄景勇介绍,年轻人本来不是血栓的高发人群,之所以患上血栓,主要原因就是不良的生活习惯,缺乏运动、长期久坐,导致全身血液流动变慢,血液淤积就容易诱发血栓。此外,部分“宅男”喜欢吃高热量外卖、往往也不注意喝水,身体缺水也会导致其体内血液粘稠度增加。黄景勇还在门诊中发现一个奇怪的特点:可能沉迷于游戏,年轻患者自己都不知道身体有变化,往往是被家人发现异常才被带来就诊。

    针对血栓的治疗,就是通过抗凝药来阻断血栓的形成、蔓延,从而降低肺栓塞等并发症的发生率和病死率。

    血栓是全球前三位致死性心血管疾病(心梗、卒中和静脉血栓栓塞症)。有数据表明,60%的静脉血栓栓塞症发生在患者住院期间或者出院后30天。黄景勇介绍,该科每年院内血栓的会诊量就达8000人次;其中,术后肺栓塞抢救达20多例。而且经常出现由于对肺栓塞的严重性预估不足,患者家属不理解,无法配合抢救,给抢救团队增加了巨大的心理压力,加上医疗费用等问题,会严重影响肺栓塞的抢救成功率。为此,黄景勇也呼吁应全社会关注血栓并尽快将重症血栓的抢救纳入保险险种。

    据了解,早在十多年前,温附一血管外科科就对住院患者进行了规范化的血栓防治管理:从患者入院开始,他们就开展血栓专项筛查、高危评分;科室目前拥有3台B超,要求临床医师都熟练掌握B技术并有专职无创检查师,可随时进行血栓筛查。通过这样的努力,该科住院患者的血栓发病率也从之前的7%~8%降到了现在的2%~3%。日前,该院建立了血栓综合防治体系,常规对全院住院患者进行血栓筛查,最大程度降低院内血栓发生率。

    由于发病隐匿,患者早期无明显临床症状,血栓被称为“隐形杀手”。“大手术或骨折创伤后,长期卧床,年龄大于60岁,癌症、化疗患者,长期久坐、久站者、孕妇、有血栓症家族史等都是静脉血栓的高危人群。”黄景勇提醒这些高危人群,一旦腿部出现疼痛、压痛、肿胀、青紫色,或不明原因的胸闷、胸痛、心跳加快、头晕等症状时,需警惕血栓甚至肺栓塞的可能,应及时就医。

    扫一扫在手机打开当前页

  • 分享到:
相关新闻:
暂时没有找到相关新闻!
版权所有:温州医科大学党委宣传部 未经许可,请勿转载
  技术支持:麦拓科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