单日最多26例手术,每年约2000例,近20年超2.8万例——这是温州医科大学附属眼视光医院眼底病中心常务副主任(正职,执行主任)、眼底外一科主任(兼) 吴荣瀚的个人手术记录。
他是当前国内眼底手术量最大的医生之一,是很多眼底疑难杂症患者“最后的希望”,甚至有患者在吴荣瀚主刀之前,已经经历了9次手术。
他是患者眼中的“男神”:总是把病人的需求放在第一位,医术高超、温柔坚定、乐于挑战。
在他的身上,有着许多与患者双向奔赴的动人故事。
眼底疑难杂症就找吴荣瀚
“守住光明的最底线”
吴荣瀚出生于杏林世家,2003年博士毕业于中南大学湘雅医学院,擅长治疗各种难治性玻璃体视网膜疾病,特别是多次复发视网膜脱离、术后未闭合黄斑裂孔、复杂糖尿病性视网膜病变、出血性视网膜脱离及飞蚊症FOV治疗等。
来自杭州的林萱(化名)找到吴荣瀚之前,因视网膜脱落已在多家三甲医院经历了四次视网膜复位手术,均告失败。“每天眼前的光亮都在减弱,右眼还因环扎术从近视450度上升到了800度,我觉得或许一辈子都治不好了,每到半夜就偷偷流泪。”
经过细致检查和全面评估,吴荣瀚精准施术——首先拆除原先用于加固视网膜的环扎物,再剥除网膜表面增殖膜,切除残留的玻璃体。成功复位网膜后,他并未采用多数医生针对复发网脱常用的硅油充填术(还需再次手术取出),而是大胆采用廉价高效的气体来固定视网膜,成功止住了视网膜的再次脱落。
林萱术后右眼不仅恢复到了近视400多度,双眼视力更是神奇般恢复到了1.0。她也逐渐回归正常的生活轨道,在吴荣瀚的鼓励下重新开始撸铁健身,找回了那个爱笑、阳光、进取的自己。
还有一位来自武汉的患者郑俊阳(化名),初三时两次视网膜脱落,硅油填充挡不住网膜复脱,视力仅剩0.1,前途一片渺茫。但如今,他视力已恢复至0.6,且学业顺利,即将成为一名大四学生。
当年,郑俊阳的母亲背负着“眼球可能保不住”的压力,百转千回找到吴荣瀚。吴荣瀚运用了其在全球首创的“外路取视网膜下膜”微创手术成功,为郑俊阳复位视网膜,避免再次玻切和视网膜切开对眼球的损伤,以极小的手术切口实现了一次性治愈。此后每年来温州复查,郑俊阳都要向吴荣瀚深深鞠上一躬,以表感恩。
很多找到吴荣瀚的患者都经历过“没有医生愿意接手”的绝望,他常是那个“托底”的医者。
“为什么你敢做别人不敢做的手术?”面对疑问,吴荣瀚说,作为光明使者的眼科医生,一定要守住光明的最后一道防线。
因为热爱,所以钻研。在吴荣瀚的眼中,手术是技术,也是艺术。“在英语中,手术室叫operating theatre(theatre本义“剧院”),因为19世纪的手术室就是按照剧场的方式修建的,然后做手术的动词是perform(本义“表演”),可见医学和艺术的关系。”谈起手术的吴荣瀚,眼里有光。
病患眼中的“完美医生”
“医生看的是人,不是病”
但热爱手术的吴荣瀚,从未以手术为目的。
一次,一位来自江苏的母亲带着因患“陈旧性视网膜脱离”多年的小孩子慕名找他做手术。经过仔细评估,考虑到患者年龄等因素,在多地眼科主任都建议手术的情况下,吴荣瀚却选择了不做手术,仅仅在裂孔增殖区域补充了一些激光,就稳定住了病情。
“这位患者因多年网脱,视网膜已经没有视觉功能,手术的目的显然是保眼球。可这位患儿的眼压正常,说明他的两种慢性眼病(视网膜脱离降低眼压和青光眼升高眼压)巧合地达到了平衡。”在吴荣瀚看来,手术并不能让这位患者有所收获,于是也就没有了手术的理由。
吴荣瀚总是教导学生,任何手术都有创伤,治疗的最终目的是让病患回归幸福人生,这才是好的医学。他还喜欢和学生们传递“换位思考”的理念——无论诊治还是手术,问问自己:如果这个病患是自己的亲人,你会作何选择?
在吴荣瀚的办公室,柜子里、抽屉里,一卷卷装满了病人送他的锦旗。他心里装的都是病患,病患心里也装着他。
有患者注意到,吴荣瀚一整天都不喝水,就特意送他保温杯;知道他因为常年手术有腰肌劳损,有人送来座椅腰垫;伤医事件发生后,有位北京的病患坚持要送他一套安保设备;还有一位哈尔滨的患者手术刚结束就表示休息两天后要来诊室“保护吴主任”……
27岁的彭洋婧,因基因突变身患多种眼科罕见病,从两岁多开始各地求医,曾被预言视力保不过20岁。经过吴荣瀚的手术,这个会写诗、会弹琴的女孩不仅打破“魔咒”保住了视力,甚至走上了《非你莫属》的求职舞台。
“这么多年我遇到的每一位医生都很好,有的有技术、经验足,有的名气大、声望高,有的善沟通、脾气好,有的很善良,尽力帮助还不求回报……可是,我们眼科男神吴主任拥有所有这些特质,还愿意接手疑难杂症,更重要的还是淡泊名利,一心只想让普通大众都看得起病,将病患重归人生幸福视作最大成就感。”随访复诊的多年里,彭洋婧坚持在互联网医院平台上给吴荣瀚留言。
在吴荣瀚的个人主页上,有将近800条评价。
有人留言:我是一个一进手术室就紧张地颠三倒四、语无伦次的人,还会启动“振动模式”哆嗦个没完。但每次只要一听到吴主任的声音就立马能平静踏实下来。
有人留言:希望患者们都能找到像吴主任这么好的医者,也希望医生们都能按时下班吃上热乎饭。
吴荣瀚也总是抽空给患者回复、鼓劲。
“真希望上天能给我一些神力帮你彻底照亮眼前的世界,哪怕用我一部分寿命去换这样的神力我也愿意!现在我们只能共同期待科技的进步了!”吴荣瀚如是回复彭洋婧。
敢为人先引领眼底创新
“最好的职业,没有之一”
有时治愈、常常帮助、总是安慰。
为了“有时治愈”,吴荣瀚一直在创新。他是国内开展27g微创玻璃体切割术的第一人,最早运用空气治疗视网膜脱离的医生之一,并在国内首先开创41g网膜下溶血手术。
2019年,一位病患眼内息肉破裂导致大出血,在一只眼睛已经失明(因同样的网膜下出血在当地医院做了视网膜切开取血块)的情况下,吴荣瀚在国内率先采用直径接近头发丝的超微41g注射针头,通过微泵系统在黄斑区网膜下直接注入溶血剂rTPA,成功突破了手术禁区,治愈了这位患者唯一的眼睛,守住了最后的光明。
五年来,这项技术正逐步在国内推广。吴荣瀚的“敢”背后,是温州医科大学附属眼视光医院“敢为人先”的文化精神。
“溶血剂rTPA没有眼科适应症,甚至到今天都还没有,但是我们医院2019年就通过伦理审核,通过了新技术评审,并得以在医院长期备用这种药品开展这项新技术,这就是对临床创新最有力的支持。”吴荣瀚说。
同时,吴荣瀚还发明了人工晶体巩膜挂钩术、晶体脱位串烧术、术中手指巩膜压迫器等多项原创手术技术并获国际发明专利。
在科研领域,他正与团队研究如何从人体头发、尿液等中提取细胞生成视网膜色素上皮细胞,从而人工制成视网膜色素层用于“补膜”。人类视网膜在组织上共有十层,要想做出可直接移植的人工视网膜,医学研究还有很长的路要走。
无论如何,吴荣瀚坚信,医生是世界上最好的职业,没有之一。“没有比帮助别人就是成就自己更美妙的事情了。人类是一种视觉生命,能够给人带来光明,是世界上最幸福的事情!”
扫一扫在手机打开当前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