图中左二为曹高忠
2024年度温州十大民生实事项目之一的“共享幸福”工程,特别提出今年要为65岁以上人群认知功能筛查50万人、骨质疏松筛查10万人。这是我市第一次将骨质疏松筛查列入十大民生实事中。
今年市两会期间,市政协委员、农工党温州市委会参政议政工作委员会副主任、温州医科大学附属第一医院主任药师曹高忠就提交了《关于建立健全骨质疏松症早期筛查和防治体系 高标准推进健康温州建设的提案》,重点关注这一事关百姓健康的实事。
早期筛查和防治体系有待建立健全
骨质疏松症是一种以骨量低下、骨组织微结构损坏,导致骨脆性增加,易发生骨折为特征的全身性骨病,可发生于任何年龄,但多见于绝经后女性和老年男性。
随着人口老龄化加剧,我国骨质疏松症患病率快速攀升,骨质疏松性骨折的发生率也处于急速增长期,已成为我国中老年群体面临的严重健康问题,因此骨质疏松症也常被称为“沉默的杀手”。骨质疏松性骨折是骨质疏松症的严重后果,特别是老年人,跌倒后容易发生髋部骨折,后果更为严重,常被称为“人生最后一次跌倒”。有关资料显示,骨质疏松症引发的髋部骨折后一年内,约20%患者可能死于各种并发症,约50%患者致残。骨质疏松性骨折致畸、致残、致死率高,严重影响患者生活质量和生命健康,同时带来高额的医疗和照护成本。
从2023年8月起,曹高忠开始调查研究,查阅和收集大量相关资料,多次与温医大附一院脊柱外科主任医师滕红林,温医大附一院内分泌科主任医师章惺惺、副主任医师潘晓燕,温医大附一院老年医学科副主任医师邹瑜驰等专家深入探讨。同时他多次走访养老院、医疗机构,联系社会各界人士及卫健、医保和民政等相关部门人员,了解群众需求和期盼。
在曹高忠看来,我市正在全面推进全龄友好城市建设,建立健全骨质疏松症早期筛查和防治体系,确保广大老百姓,尤其是中老年群体的骨骼健康,预防“人生最后一次跌倒”已经迫在眉睫。
“骨质疏松症发病率高、危害性大, 然而很多人缺乏足够的认知和重视,没有做到早期筛查和科学防治,往往错过了最佳的干预时机。”曹高忠通过调研发现,现阶段我市针对骨质疏松症的早期筛查和防治方面存在三方面不足:民众防治意识不强、专业干预相对滞后、经济负担较为沉重。其中专业干预相对滞后,具体表现在骨密度检测纳入常规体检项目未执行到位和诊疗条件有待改善。
防治骨质疏松症需“三管齐下”
针对这些不足,曹高忠建议“三管齐下”。
首先,要深化骨质疏松症的科普宣教。建议卫健、宣传等部门协同,完善骨质疏松症的科普宣教工作,提高民众的认知和重视程度。一方面,通过媒体和现场咨询等途径,深入宣传骨质疏松症知识,增强高危人群的防治意识和自我管理能力;另一方面,卫健、体育等部门深入开展“体医融合”工作,充分利用专科医师、康复治疗师、营养师等专业人员,通过多种形式和途径,引导民众关爱骨骼健康,推动全民保持良好饮食生活习惯和科学运动。
其次,要强化骨质疏松症的专业干预。在推进规划落实方面,建议市卫健委牵头,组织专家对我市相关医务人员进行业务培训,在更多的二级以上医院开设骨质疏松门诊,建立上、下级医院的双向转诊渠道,适时将骨密度检测项目纳入我市城镇参保居民健康体检,加强高危人群的骨质疏松筛查,做到早防早治;在加强装备保障方面,建议各级卫健部门加快推进我市有条件的医院配置双能X线骨密度仪,基层医疗机构逐步实现超声骨密度仪全覆盖,进一步提升骨质疏松症的诊疗能力,方便群众就医。
第三,要减轻骨质疏松症的防治压力。建议市医保局创造条件,适时将骨质疏松症的防治纳入慢性病种范畴,减轻患者经济压力;建议适当扩大骨质疏松症的医保和益康保等补充医保的覆盖范围,适时将重度骨质疏松症纳入门诊特殊病种范围,对由此产生失能人员的长护险进行扩面提质;建议民政、残联、交通和市政等相关部门对涉及老年人办事就医、交通出行等所需的家庭和公共场所,通过增设扶手、无障碍坡道等设施,推进适老化和无障碍建设。
作为市政协委员和医务工作者,近几年曹高忠对老百姓的健康问题格外关注,并坚持长期深入调研。去年市两会期间,他撰写并提交的《关于尽快建立老年期痴呆早期筛查和防治机制 助力老年友好城市建设的提案》被市政协选为重点提案,并获市领导批示督办,取得了很好的办理成效,提案还被评为市政协十二届二次会议以来优秀提案。2024年曹高忠获第二届“最美温州人·最美政协人”荣誉称号。
扫一扫在手机打开当前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