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47岁的市民姜先生吃了一顿热气腾腾的火锅,竟然变成了“小黄人”。到医院一查,原来他感染了戊型肝炎。
姜先生不久前因不明原因发热,体温最高达39.6℃,伴有头晕头痛,并出现乏力、恶心、胃口欠佳等症状。他最初以为患上了流感,在家自行服用退热药物,但效果不佳。几天后小便变深黄色,大量喝水后仍不见效,随后连皮肤、眼白也开始变黄,成了“小黄人”。
近日,姜先生到温州医科大学附属第二医院就诊。该院感染内科副主任、主任医师潘陈为检查后发现,姜先生“C-反应蛋白 47.81mg/L(一种炎症指标,正常值8以内),谷丙转氨酶 4494U/L(正常值在50以内),谷草转氨酶 9024U/L,总胆红素295.2μmol/L(正常值在22以内)”,建议他马上住院治疗。
潘医生了解到,姜先生平时喜欢吃海鲜,发病前与好友一同外出吃火锅,炫了一大盘血蚶。潘医生对其做了相应的血指标检查,确诊他患上急性戊型肝炎。
病毒性肝炎分为甲、乙、丙、丁、戊这五种,全球每年约有2000万人感染戊肝病毒。戊肝发病率高,易发展成重型肝炎。
医生分析,部分食材在涮火锅时并未煮熟,在锅里烫个几秒就吃,可能是这个环节埋下了健康隐患。血蚶是温州年夜饭、新年酒的常见菜,吃前一定要煮熟。
目前接种戊肝疫苗是最有效的预防方法,平时经口的食品一定要干净煮熟,生熟厨具、刀具要分开。
扫一扫在手机打开当前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