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是温州医科大学新闻中心 >> 媒体温医 >> 地市级
媒体温医
  • 温州日报: 疫情防控转向“保健康、防重症”,温医大附一院重症ICU里每天都在无声战斗
  • 换来更多危重症患者的新生
  • 作者:孙余丹    通讯员单位:附属第一医院   编辑:高拓   字数:1654   浏览:1325
  • 在温医大附一医南白象院区的西北角,有一幢看似普通的小楼,上面写着“6号楼”,这里承担着收治感染患者的重任。自去年12月20日起,这幢小楼有了一项使命——紧急转换成新冠重症ICU,专门用于收治新冠重症、危重症患者。

    在过去20多天里,这里相继开出四个病区161张床位,使附一医重症床位达到390张。随着疫情防控转向“保健康、防重症”,一场严酷的无声战斗在重症ICU里打响。这里的医护人员每天都在和死神赛跑,以换来更多危重症患者转危为安。

    “6号楼”就是希望

    不同于医院急诊大厅的喧闹,重症ICU里格外安静,耳边能听到各种机器的滴答声。但安静的背后,是随时会发生的生命抢救。

    昨日上午8时许,在641病区里,医院呼吸与危重症医学科副主任陈彦凡开始查房。患者中有的正进行俯卧位通气,有的上着呼吸机,有的处于昏迷。

    陈彦凡告诉记者,这些患者转来ICU时都有严重的呼吸困难或低氧血症,“每一个都是危及生命的,需要高流量吸氧”。

    争分夺秒给予患者呼吸支持,维持生命,是重中之重。显然,这也是最困难的。

    80多岁患者何老伯,因肺部感染和重度贫血,于1月9日入院。在进行无创呼吸机治疗后,发现二氧化碳仍进行性升高,考虑痰液阻塞,陈彦凡决定对老人进行气管插管。

    麻醉医师陈哲熟练地进行操作:麻醉、摆正体位、插管、固定导管。10分钟就完成了气管插管。之后,还需要进行深静脉置管,以便各种药物快速输入患者体内。

    就在完成深静脉置管后,监测仪报警了。老人的血压直线下降到了60mmHg。

    “快,上去甲肾上腺素!”只见陈彦凡直直盯着监护仪,沉稳地给出指令。陈哲等几名医护人员迅速操作。不到1分钟,老人的血压又回到了120mmHg。在场的人,松了口气。

    在ICU紧张的氛围中,也时常传来一些好消息,令人振奋。

    查房中,陈彦凡对36床家属说:“病情稳定了,可以出院了。”入院一周,处于插管和不插管的临界、常常发生紧急状况的王老伯,终于可以回家了。

    “在附一医6号楼,我们捡了一条命回来。”患者家属王先生略显激动地说。

    一切围绕降低病死率

    就像6号楼变为“战时”ICU,这里的医护团队也是由医院各科室组建的。医护人员各司其职负责各自工作,一到抢救生命,大家就默契地团结协作,打赢了一场又一场硬仗。

    重症患者几乎没有行动能力,再加上每位患者身上都连着各种治疗仪器,每次俯卧位治疗都需要大量人力。

    2床74岁陈老伯,在进行了14个小时的俯卧位治疗后,氧合指数好转需要翻正。呼吸治疗师王林渊和医生、护士、家属7人,一起协作。经过四次操作,终于顺利将体重有180多斤的患者翻正。“俯卧位和翻正,最大的难点是要保护患者身上的各种治疗器械,比如气管插管、胃管、尿管、深静脉管等。”

    一天搬动病人平均要10来次,一顿操作下来,王林渊已经满头大汗,喘着粗气。

    病房里的协作,延伸到整个医院。从去年12月29日以来,医院医疗质量管理处处长蔡雪黎,从行政岗位支援到一线。原先是心血管内科高年资医生的她,直接参与641病区的各项工作。在6号楼,像蔡雪黎一样来支援的医护还有很多。

    “我们医院全院一张床,一切都是绿色通道。”ICU副主任医师马继红说,打破科室界限,一个梯队一个梯队上,一切为的是早发现、早收治,最大可能降低病死率。

    能上的都上,不能上的创造条件也要上。6号楼的护士团队,虽然也是临时组建的,但团队已快速完成磨合。

    24小时床旁值守,随时进行治疗和护理。在发生紧急情况时,还要沟通和安抚患者及家属的情绪。护士长薛黎明说:“54名护士,绝大多数是女性,但没有一个人退缩。”

    医护的不退缩,直面生与死的激烈交锋,换来的是更多患者的新生。令人欣慰的是,每天都有人从6号楼里转出到普通病房,或者是病情稳定出院,新冠感染重症及危重症患者的好转率在不断提升。

    原文链接:

    扫一扫在手机打开当前页

  • 分享到:
相关新闻:
暂时没有找到相关新闻!
版权所有:温州医科大学党委宣传部 未经许可,请勿转载
  技术支持:麦拓科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