数千年以来,温州以港而生、由港而兴,荟萃天下英才,在造就百工之城的同时也形成了自身的城市文化特质。
温州作为古代海上丝绸之路的重要交通节点,在唐朝后期成为中日经济、文化交流的重要港口,在宋朝尤其是南宋更是逐渐定型为国内商贸知名大港,并奠定了元明清时期商港城市的基本格局。近代开埠以来,温州人与历史同步伐、与时代共命运,引进新思想、新文化、新技术,同时又主动走出去,投身于中华民族复兴大业,积极推动并促成了城市由传统港口到现代商港的转型。
挖掘城市传统历史,展现城市文化形象,是温州各级政府持之以恒的中心工作,也是温州城市品牌长期建设的核心内容。近年来,温州从历史文化街区改造、市城市规划展示馆建设等政府行为到民间组织的私人博物馆、名人故居等主题博物馆建设,都积极挖掘并在融入“千年商港”的文化元素。
“千年商港”文化
挖掘的力度和深度不足
然而,若是以温州“千年商港、幸福温州”城市定位为标准来衡量,这些物理人文空间虽说在不同方面展示了商港文化的历史底蕴,但在内容和层次上还是略显零碎、粗浅,未能立体地阐释“千年商港”这一城市定位的文化内涵和历史地位。具体来说,这有以下三个方面的内容:
其一,温州“千年商港”文化展现机制有待完善。
当下,主题博物馆和公园等公共文化设施是国内外众多城市精心打造的物理文化空间,是展示城市形象最为重要的窗口和平台。温州关注城市品牌建设起步较晚,且缺乏统筹,多点聚焦,多点建设、多头宣传,以至于围绕温州城市品牌的专题博物馆以展现温州人、山水文化、区域历史发展为主,没有站在整个温州城市定位的角度去提炼城市历史发展特质、反映未来城市发展方向的总体表述。因此,温州社会民众无法从当前博物馆、历史街区等文化展示场所来概览温州“千年商港”的历史和文脉,也不能就此深入理解温州的“千年商港、幸福温州”这一城市新定位的价值和意义。这还在一定程度上造成民众的误解,觉得这只是一种口号,没有温州历史文化底蕴,可能过不久就被废弃。
其二,温州“千年商港”文化展现品质有待提升。
“千年商港、幸福温州”的城市定位不仅是历史文化底蕴的挖掘,同时也是现实诉求与未来目标的结合。但是,温州现有“千年商港”内容的博物馆在展示这一主题的丰富内涵上仍有诸多不完善的地方,主要表现为:一是展现馆内容存在现实与历史的比例失衡,传统历史文化专题博物馆数量较多,分量颇重,而通古博今,侧重现在及未来发展,尤其是体现国际空港、物流港、商贸港、数字港、总部港、金融港等元素的展现馆数量相对较少,有些博物馆内部展示内容部分还停留在规划蓝图阶段而无实质性物件支撑。二是展现馆展示内容以传统展示方式为主,注重以图片、文字和实物为主体的历史叙事,鲜有富于设计感,创意化程度较低,其中在国内引起社会普遍关注的陈列创意精品更是凤毛麟角。
其三,温州“千年商港”文化展现基础有待夯实。
温州“千年商港”文化底蕴深厚,但对其挖掘的力度和深度明显不足。这其中,一是温州“千年商港”相关文献整理不够。当下围绕温州商港文化特质研究的出版文献,除温州港口、交通方面史志及文化旅游方面的书籍外,种类较少,且有影响力的力作还没有。二是温州“千年商港”实物征集和保护力度不够。由于各种原因,文物征集和保护难度很大,很多物件沦为私人藏品,部分特色建筑因得不到合理保护而处境堪忧,如平阳鳌江“开埠先驱者”王理孚故居、壬泰商行旧址等民国建筑便是其中颇有代表性的事例。三是温州“千年商港”的遗址性展示条件不足。由于旧城改造等原因,温州传统港口城镇部分物理文化空间已发生根本性变化,无法通过复原、再造的形式展示其历史街道特征、景观空间肌理,也就无法通过遗址性博物馆来展示“千年商港”的内涵。
塑造高品质人文空间
打造“千年商港”主题展示馆
基于以上诸内容,温州要立体展现千年商港文脉,必须塑造高品质的人文空间,打造“千年商港”主题精品文化展示馆。具体如下:
其一,建议“大格局”规划建设“千年商港”专题博物馆。
作为阐释未来五年城市新定位的专题博物馆,应在温州博物馆事业发展事业中起着统领全局的作用。为此,一是市委、市政府应出台相关文件政策,对“千年商港”专题博物馆的性质功能及在全市博物馆体系中的地位加以明确。二是市委、市政府抽调相关职能部门业务骨干成立工作专班,负责统筹规划,顶层设计,制定“千年商港”专题博物馆建设项目的立项工作,完善和编写可行性研究报告,启动工程设计和陈列展览方案编制等相关工作,并确保方案实施的科学性、实用性和可操作性。三是提供有效的财政支持,把专题博物馆发展经费纳入市本级财政预算,并随着财政收入的增长逐年增加,确保主题博物馆建筑建设、陈列展览等业务有序开展。
其二,建议“高标准”规划建设“千年商港”专题博物馆。
“千年商港、幸福温州”新定位,熔铸历史、现实和未来为一体,体现了温州城市文脉的深厚底蕴,彰显了温州商行天下的独特优势,激发了温州“港通未来”的巨大潜力,擦亮了温州“幸福生活”的鲜明底色。可见,“千年商港”博物馆必定是未来温州城市发展又一座的文化新地标。因此,一是要在城市核心区域选择重点地段筹建专题博物馆,通过科学配置资源来全方位展示温州城市的“千年”、“商”、“港”三个核心元素;二是要做好专题博物馆与我市其他国有博物馆、民间博物馆等在展现内容上的衔接和协调,避免千篇一律,重复建设;三是要推动专题博物馆在实体建设时采用创意化与数字化并轨发展的策略,让文物展示“活起来”。
其三,建议“高质量”规划建设“千年商港”专题博物馆。
博物馆高质量发展关键在于陈列内容的内涵式提升,为此,一是制定温州“千年商港”文物征集政策。馆舍容易建,而文物、藏品不易寻,文物征集政策的制定可推动各级文物部门开展温州千年商港专题文物调查征集工作,动员社会力量进行文物捐赠,尽最大努力避免各种重要珍贵文物流失,并为进一步拓宽展览渠道奠定基础。二是推动温州各县市区“千年商港”文化遗存的串珠成链。市相关职能部门应在全市“千年商港”相关文物点、文保单位等信息调研的基础上,推动实物藏品、物理空间在展示方式上共享,实现跨县市区文物保护和旅游开发的融合发展。三是为温州“千年商港”新馆建设提供人才专项政策支撑。千年商港博物馆作为温州新设机构,在起步阶段需要藏品汇集、文物保护、学术研究、陈列展览、讲解服务、社会宣传等方面的专业人才,而专项人才政策可有助于迅速建立起一支专业队伍,保障博物馆业务的正常开展。
其四,建议“高规格”搭建“千年商港”专题宣传矩阵。
为全方位、多角度、多层次地展现温州千年商港风采,必须要由市委、市政府牵头,搭建互联网专题数字平台,矩阵化各类宣传资源,丰富并创新文化宣传形态,打造温州样版和温州模式。在此做如下建议,一是整合社会和各专业博物馆的“千年商港”文物展示推送信息,构建温州“千年商港”博物馆活动宣传的数字云,以期通过与各地博物馆间的信息合作,以全面性、长期性、立体性的媒体传播方式,形成立体化的媒体宣传矩阵,达到大宣传的效果。二是创新推送载体。利用电影、电视、短视频、微信微博、纸媒、广播等多元载体,采取专业详尽版本、简况推送版本等方式,以群众喜闻乐见的方式,分类分期推送,直达各类受众,讲好温州故事。
叶建
温州医科大学城市文化与社会发展研究所所长
原文:
扫一扫在手机打开当前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