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是温州医科大学新闻中心 >> 媒体温医 >> 地市级
媒体温医
  • 温州都市报:眼视光学和视觉科学国家重点实验室: 开展高水平科学研究 服务我国视觉健康发展
  • 作者:朱斌    通讯员单位:眼视光学院(生物医学工程学院)、附属眼视光医院   编辑:温彬彬   字数:3360   浏览:2734
  • 在温州,温州医科大学附属眼视光医院是一块享誉海内外的金字招牌,每年都会有数以百万计的患者前来求诊。在中国医学科学院发布的中国医院科技量值排行榜中,医院已连续四年综合排名全国眼科专科医院第一。这其中,眼视光学和视觉科学国家重点实验室提供了重要的支撑作用。

    眼视光学和视觉科学国家重点实验室是我市高能级研究平台之一,也是目前国内规模最大、层次最高、最早开展视觉科学研究的机构之一,实验室主任由浙江省特级专家、温州医科大学眼视光医学部主任瞿佳教授担任。实验室围绕视觉障碍与疾病中的重大科学问题,聚焦并形成了优势和特色明显的研究方向,取得了令人瞩目的成绩。

    2017年升格为我市首个国家重点实验室

    眼视光学和视觉科学国家重点实验室发展史可追溯到上世纪70年代。1976年,在我国著名眼科专家缪天荣教授的带领下,温州医学院(2013年更名为“温州医科大学”)建立了眼科光学研究室,在国内率先开展眼视光学研究。其中,缪天荣教授发明的对数视力表获得1978年全国科学大会奖,并被确定为国家标准,且至今仍是近视领域唯一的国家标准。

    经过40余年的成长,温州医学院眼科光学研究室的发展开始迈入加速期:在实验室主任瞿佳教授的带领下,1995年获批建立浙江省眼视光学重点研究实验室,2003年批准建立国家卫生健康委员会视觉科学研究重点实验室,2007年获批建立省部共建眼视光学和视觉科学国家重点实验室培育基地。2017年3月,经科技部、浙江省人民政府联合发文批准,实验室正式升格为眼视光学和视觉科学国家重点实验室,成为浙江省省属高校和我市第一个国家级重点实验室。

    实验室研究方向高度契合国家需求和社会发展

    眼视光学和视觉科学国家重点实验室的建设和发展,是高度契合国家需求和社会发展的。世界卫生组织指出,视觉障碍已经和心血管疾病、肿瘤成为全球三大严重影响人类生存质量的疾患。随着经济社会的快速发展,我国已成为世界上盲和视觉损伤患者数量最多的国家。目前,我国近视人数超过6亿,“老花”人数超过3.9亿,白内障、眼底病、青光眼患者等也呈明显增高趋势,严重影响着人们的身心健康和生活质量,已经成为我国重大的公共卫生和社会问题。与此同时,欧美等西方发达国家在视觉健康领域仍处于领先水平,在药物、医疗器械等方面仍有许多技术垄断。

    实验室围绕视觉障碍与眼病防治研究重大科学问题,以提高视觉障碍与眼病防治水平为宗旨,经过多年发展,凝练并形成视觉遗传和发育、视觉功能和视光学、主要眼病发病机制和诊疗三个方向,研究内容以学科交叉为特色,注重基础研究的临床转化应用,部分研究如近视研究已实现从国际“跟跑”到“并跑”和“领跑”的转变,具有一定的国际影响力,为国家视觉健康需求提供了重要的科技力量。

    人才梯队、科研实力以及国内外影响力持续增强

    眼视光学和视觉科学国家重点实验室先后建立基础研究中心、临床基础研究中心、眼-脑研究中心三大中心,科研用房面积达13600平方米。现有固定人员127人,其中正高职称21人、副高职称28人、中级职称60人、初级职称14人,形成了国家杰出青年科学基金、浙江省特级专家为代表的高层次人才队伍体系,成员担任世界视光学会主席团成员、国际腺苷大会主席、亚太视光学会五人执委之一、国际近视研究大会组委会委员、中华眼科学会副主委、中华眼科学会青年委员会副主委等。

    实验室成立由多位院士领衔的学术委员会,其中,杨雄里院士担任主任委员,陈润生院士、杨焕明院士、魏于全院士、陈国强院士担任副主任委员,负责实验室发展规划制定、研究方向布局和调整、人才和团队建设等。

    实验室积极开展高水平国内外交流与合作,近年主办视觉健康创新发展国际论坛、香山科学会议第660次学术讨论会、博鳌国际视觉论坛等国内外学术会议,与美国杰克逊联合实验室、Bascom Palmer眼科研究所、美国艾伦脑科研究所等开展研究合作;此外,实验室还设置开放课题研究基金、集成项目研究基金等,凝聚研究力量,提升实验室的创新能力和国际竞争力。

    2017年以来,实验室在科研条件、研究能力、人才团队等方面继续取得新的突破,包括获批国家重点研发计划项目3项(首席科学家),实验室成员入选国家杰出青年科学基金、浙江省特级专家等,在世界自然科学领域顶级期刊《Science》《Nature Methods》《PNAS》等发表研究成果,其中在眼科基础研究最具影响力的期刊《Investigative Ophthalmology & Visual Science》发表论文数连续多年位居国际前列,获得中华医学科技一等奖、浙江省自然科学一等奖等,科卫协同、全链条研究和转化的体系建设进一步提升,在区域科技创新体系中发挥着重要的力量。

    在近视研究领域,实验室研究能力和水平领跑全球

    由瞿佳教授、周翔天教授领衔的研究团队,主要开展近视基础研究,研究能力和水平处于国内外领先地位。该团队在国际上首创具有机制研究优势的小鼠/豚鼠近视动物模型,创建了该动物模型专用的屈光和眼轴等检测设备,并开发了脉络膜血流检测的光学相干断层扫描血管成像技术,提出近视形成的新机制模式。其中,“近视形成巩膜缺氧学说”被国际学术界誉为“近视发病机制研究重要的里程碑”。团队先后主持近视基础研究973项目(首席科学家)、2项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重点项目等20余项国家级项目,相关研究工作分别于2017年和2021年在《PNAS》上发表,并受邀在眼科学最具影响力的杂志《Progress in Retinal and Eye Research》上撰写近视发病机制研究综述,并且作为学术委员会主席单位主办第15届国际近视研究大会等。同时,受教育部和国家卫生健康委等委托,瞿佳教授团队还起草了《综合防控儿童青少年近视实施方案》,成为全国近视防控工作的引领者和智囊团核心成员。

    但与此同时,研究团队仍任重道远。实验室主任瞿佳教授表示:“近年来,特别是2018年近视防控上升为我国国家战略后,欧美等西方发达国家也加大了近视研究力度,加快了近视防控及诊疗药物、医疗器械的研发和审批,如美国FDA近期已批准数个近视防控药物和医疗器械,为避免在近视领域被‘卡脖子’,我们还要继续加大科研投入力度,包括机理研究及产品研发,在近视机制研究和防控技术及产品等方面走在世界前列。”

    开辟眼-脑研究新方向,力争取得标志性创新成果

    在“中国脑科学计划”中,眼睛与大脑的内在联系是重要研究内容之一,且在视觉系统发育过程中不同的视网膜神经节细胞在视觉皮层构成高效有序的视网膜投射图谱。因此,绘制全脑内的单细胞水平上的视网膜投射图谱将为人类脑科学研究奠定基础,也将开辟基于光或视觉刺激调控大脑神经活动研究的新方向。

    实验室成立眼-脑研究中心,并立项集成研究项目,以“通过激活视网膜-大脑连接谱的特定通路,实现以非侵入式视觉刺激模式选择性的调控大脑功能”为核心科学问题,建立眼睛投射至全脑单个神经元水平的技术平台,首次绘制完成介观尺度的全脑单细胞水平的眼脑连接图谱。同时,开展基于光刺激或视觉刺激调控大脑神经的神经活动和生理功能的研究,如利用光刺激促进神经再生及修复,闪光镇痛,闪光治疗阿尔茨海默病、帕金森病、抑郁、自闭症等神经精神类疾病。研究方向和内容将为深入解析视觉信息处理机制、视觉认知以及类脑神经网络的研究奠定基础,也将形成通过视觉系统调控神经活动来治疗神经系统疾病的新策略和新技术,提升人群的眼、脑健康水平。

    党建引领,促进实验室高质量发展

    人才是创新事业发展的根本,为培养实验室人员的报国情怀、奋斗精神,激发更多创新能力,实验室目前已成立三个党支部,各党支部书记由实验室综合管理办公室负责人或科研团队带头人担任,各支部委员会职责及分工明确,党支部的创造力、凝聚力和战斗力持续提升。

    近年来,国家重点实验室党支部在院党委的正确领导下,坚持“党建、业务融合促进”的建设思路,以四个面向为引领,即面向世界科技前沿、面向经济主战场、面向国家重大需求、面向人民生命健康,不断加强党员模范带头作用,奋进新征程,建功新时代,为实验室高质量发展和人口视觉健康提供坚强支撑。  

    媒体链接:https://wap.wendu.cn/article/id/532958


    扫一扫在手机打开当前页

  • 分享到:
相关新闻:
暂时没有找到相关新闻!
版权所有:温州医科大学党委宣传部 未经许可,请勿转载
  技术支持:麦拓科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