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是温州医科大学新闻中心 >> 媒体温医 >> 地市级
媒体温医
  • 温州都市报:藏汉一家亲 爱心跨千里 | 藏族女孩巴尔梦在温成功移植眼角膜
  • 作者:陈忠    通讯员单位:眼视光学院(生物医学工程学院)、附属眼视光医院   编辑:卞成德   字数:1554   浏览:2351
  • 温都讯 温州人捐献眼角膜、捐献爱心款,温州援建四州壤塘县干部从四川阿坝州接患者来温,温州医师做角膜移植手术……昨天下午,这台特殊的手术在温州医科大学附属眼视光医院举行。主刀医生,该院副院长陈蔚教授说,阿坝州壤塘县7岁女孩巴尔梦(化名)的角膜移植手术很成功,植入新的眼角膜后她的眼睛变美了,期待视力的改善。

    日前,由鹿城区委区政府、壤塘县委县政府、温州日报报业集团温州都市报联合发起“大爱温州 情系壤塘”爱心助医帮扶壤塘困难群众慈善活动。温州各界募集40多万元爱心款,将主要用于巴尔梦等4名藏族同胞在温州的治疗。目前,除了巴尔梦之外,针对其余3人的医疗帮扶也正在有序进行中。

    角膜移植手术很成功,恢复好1年左右可拆线

    当天下午,记者获准进入手术室,目睹巴尔梦的角膜移植过程。

    据介绍,这次角膜移植手术是穿透性角膜移植,去掉患者病变混浊的角膜,把爱心人士捐献的角膜移植上去。

    手术从下午1时49分开始,陈蔚在显微镜下,先用角膜环钻在患者左眼角膜上做了7.5毫米圈圈标志,钻刻到一定深度后,他像雕刻家一样,用钩子和镊子把患者左眼坏死的角膜外层剥掉,一会儿用生理盐水冲洗角膜,保持角膜湿润,一会儿用吸水海绵吸一下。10分钟后,巴尔梦原先浑浊、带有白色的角膜一点点亮起来。

    下午2时5分,巴尔梦左眼坏死的角膜被去掉。1分钟后,放在小瓶子里晶莹剔透的角膜被取了出来,它是我市一名30岁的爱心人士捐献的,在其去世后,家属将其最好的一只角膜捐献出来。

    捐献的眼角膜不能拿来就用,而是要先经过一番处理。下午2时6分,陈蔚把眼角膜放在白色的角膜切割台上,用角膜冲切器把它切成直径7.75毫米、像隐形眼镜一样的圆形角膜。

    下午2时7分,陈蔚用镊子把处理好的眼角膜放在患者左眼上,正好吻合。随后,陈蔚进行眼角膜缝合,一共缝了16针,每针都很均匀。这次手术难度很大,由于患者在5岁时做过一次角膜移植手术,但失败了,造成瞳孔偏移,因此这次手术还要把角膜陈旧性粘连一一剥离,整台手术持续1个多小时。陈蔚说,手术很成功,患者出院后,恢复好的话1年左右可拆线。

    巴尔梦的父亲头西卓依等在手术室外,当陈蔚出来时他连声道谢:“多亏了陈教授和温州援建干部,以及温州爱心人士的帮助,给我的女儿带来光明的希望,我们真的太感激了。”

    3岁时左眼受伤失明,做梦都想重见光明

    “巴尔梦3岁时不小心跌倒,左眼被木棍戳到,就看不见了。”头西卓依说,女儿左眼的视觉负担加在了右眼上,视力范围也比常人少了一半。

    巴尔梦从小喜欢读书、跳舞,现在读幼儿园,左眼失明可能让她无法像正常小孩一样接受义务教育。她一直以来的心愿就是把眼睛治好,甚至做梦都想重见光明。

    巴尔梦家里有兄弟姐妹6人,均未成年,需要母亲扎果常年在家照顾,故母亲无法外出务工挣钱,家里开支全靠头西卓依上山挖药和打零工来维持。巴尔梦乖巧懂事,尽管眼睛不好,她总帮助家里干活。

    2019年,巴尔梦5岁时,父母筹钱带她前往成都进行了穿透性角膜移植手术,可术后仍没有好转,还面临术后角膜发炎高额药物治疗费用,让本不富裕的家庭雪上加霜。

    此前,鹿城区援建四川阿坝州壤塘县干部、鹿城区委常委、壤塘县委常委、壤塘县副县长吴松泉,壤塘县政府办公室副主任陈显建向温州都市报陈忠慈善工作室求助,希望帮帮巴尔梦等4名患者来温治病。温州市天爱公益协会得知后表示,该协会“爱在光明,救助眼睛”项目可以资助巴尔梦来温做复明手术。

    该协会创始会长周忠德说,去年9月,他们跟随温州都市报团队曾给壤塘县捐赠了10万元的光明基金,用于帮助当地困难眼病患者重见光明。得知巴尔梦的情况后,大家都很揪心,不能因为没有钱耽搁治病。于是,大拇指工程团队派出志愿者前往壤塘,接巴尔梦来温州治疗眼疾。

    媒体链接:https://wap.wendu.cn/article/id/513343

    扫一扫在手机打开当前页

  • 分享到:
相关新闻:
暂时没有找到相关新闻!
版权所有:温州医科大学党委宣传部 未经许可,请勿转载
  技术支持:麦拓科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