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无感就医系统自动识别患者身份,主动推送医疗服务信息,引导患者进行各项医疗活动。 图片由受访者提供)
“医生,我早起后感到耳鸣、头晕,是什么毛病?”手指轻点手机,家住文成的李老伯与远在温州市区的“线上医生”连线,问诊、开药、药品快递到家,免去了跑医院的麻烦,这是温医大附一院智慧就医平台为患者带来的便捷就医新体验。
“足不出户”即可就医的背后,是温医大附一院医疗数字化转型所带来的创新服务模式。“数据赋能,打破了地理位置的壁垒,从前限制在医院范围内开展的医疗服务获得延伸,变得随时可及。”温医大附一院副院长王美豪告诉记者。
截至2021年12月,该院已经有199位医生在线上“虚拟诊室”为患者提供服务,超过61万人次体验到了“无感就医”。
虚拟诊室
打破就医时空界限
小病小痛不必折腾,省去了就医排队时间,这份实实在在的就医便利如今已经走进百姓生活中。2021年9月上线的“移动门诊医师端”系统,是温医大附一院自主研发的移动端应用,也是全国首创的线上线下一体化手机移动门诊。
该系统涵盖了患者管理、查看历史诊疗信息、支持书写诊断、病历文书、支持生命体征管理、药品快递管理、防疫管理、临床决策支持、集成数字签名、互联互通、结束前可审视本次诊疗过程和支付管理等功能。它使医院实现了线上线下的数据互联互通、实现了同质化管理,完全可以替代目前电脑端的门诊医生站。
市民通过云医院线上平台,向医生描述症状,就能迅速得到“虚拟诊室”在线医生的反馈,甚至轻松找到同一个医生连续问诊。医生用移动门诊医师端为患者开药、开检查单,并帮患者预约好线下检查时间,如需用药,还可选择药品快递到家服务。结束看诊时,医生还可为有需要的患者,预约后续的线上、线下门诊时间。
这种线上线下灵活切换,充分保证了患者就医的顺畅性和医疗服务的连续性、准确性。据悉,目前该院已有199位医生在线上“虚拟诊室”里为患者提供服务。
无感就医
线下看病最新体验
无感就医,一种线下看病最新体验正在温医大附一院逐渐“流行”,无感就医能让线下看病的流程畅通无阻吗?记者在该院找到了肯定答案。
2020年,该院推出无感就医系统,在诊前、诊中、诊后等各个环节引入AI人脸识别技术。从预约就诊的患者踏入医院的那一刻起,无感就医系统就开始自动识别患者身份,主动推送医疗服务信息,引导患者进行各项医疗活动。比如,系统会根据预约信息,自动引导患者完成到院签到、缴费支付,并提供科室信息导航等服务。整个流程在手机端实时有序进行,使患者告别初入医院的一脸茫然,真正实现“一部手机走医院”的就医闭环。
到目前为止,已经有61万余人在该院体验过无感就医。值得一提的是,该系统还成功拦截了469位黄码、红码人员入院,成为疫情常态化管理的利器。
智慧医疗
探索“指尖医院”
作为最早一批“智慧医疗”工作推动者,温医大附一院从最初的信息化辅助管理到建立“自由行走指尖医院”的智慧医疗时代,历经三十余年的探索,逐渐走出了自己发展创新的道路。
上世纪九十年代初,温医大附一院研发的“住院病人收费管理计算机系统”成了温州市卫生系统第一个计算机管理网络,自此开启信息系统自主研发之路。在经历了实名制就医初期、自助机服务时代的探索和蜕变,医院正式迈入了数字赋能的智慧医疗时代。2015年,该医院成为第一批参与国家卫生计生委规划与信息司发起的“智慧医院”标准制定和试评价的全国十二家医院之一。同年11月,依托温医大附一院“智慧医疗工程技术中心”获得浙江省科技厅的批准成为“浙江省智慧医疗工程技术中心”。经过两年的建设周期,智慧医疗建设已成为行业标杆,逐渐形成一支拥有89名专业人员的技术团队,自主研发了100多个系统,共获得171项软件著作权,发明专利1项,实用新型3项,涵盖了医疗服务的各个环节。目前,已有包括北京301医院、中日友好医院、瑞金医院等国内外3000余家单位专程到该院参观学习,先后斩获奇璞奖、亚洲医院管理金奖等20多个管理奖项。
以患者为中心,让信息多跑步,让患者少走路。如今医院已通过“数字化转型”的智慧医疗建设给百姓就医带来更大的便利,改变了传统行医模式,大大提高了诊治效率和诊断的精准率,让医生专注治疗疾病的同时,给予患者更多沟通时间,让问诊过程变得更具人文关怀、更有温度。
在信息化时代不断创新医疗服务模式,从患者视角出发,寻找就医“痛点”“难点”,延伸医疗服务场景,让患者看病更“自由”。该医院将继续聚焦国家和区域发展需求,借助浙江省智慧医疗工程技术中心平台,以数字赋能,为更多百姓提供更优服务。
原文链接:
扫一扫在手机打开当前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