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是温州医科大学新闻中心 >> 媒体温医 >> 地市级
媒体温医
  • 温州晚报:突破肝脏手术“禁区”
  • 作者:胡海珍    通讯员单位:附属第一医院   编辑:柳小丽   字数:1387   浏览:4069
  • “果实”“树叶”一起切

    24岁的青田小伙小吴在健康体检中,发现肝功能异常。经过肝脏增强核磁共振、血乙肝病毒DNA、血AFP等进一步检查,确诊患有肝癌。
    温州医科大学附属第一医院肝胆胰外科主任医师杨文军在了解他的病情后陷入了沉思。虽然小吴的肝脏肿瘤大小约3cm,切除手术并不难,但如何保证手术效果,减少复发概率,还能最大限度保护肝功能,成了这次手术的重点和难点。
    杨文军告诉记者,人体肝脏分为8个段,小吴的肝脏肿瘤长在了其中一个段。如果将门静脉比作果树,那么肿瘤就像树冠上的果实,仅仅摘除果实是远远不够的。需要做的就是切断果实所在的树枝,将果实和树叶一同拿下来,也就是“解剖性切除”。
    目前越来越多的临床证据表明,门静脉是肝癌最容易发生转移的途径,即使是早期肝癌也可发生微转移灶或微血管癌栓。只有将肿瘤连同荷瘤段肝组织完整解剖切除才能预防术后复发,这也是目前肝癌根治性切除的发展趋势,可以极大地提高手术效果。

    “导航”让手术更精细

    在仔细查看了小吴的磁共振图像后,杨文军发现可以在解剖的基础上,进一步分离结扎分支血管,再行解剖性切除,可以最大限度地保留正常的肝组织。但越是分支细的血管,越位于肝实质内,手术难度越大,相当于是肝脏手术的“禁区”。

    如何寻找这条分支血管?杨文军介绍,需要对肝内管道系统进行精细解剖。近年发展起来的的腹腔镜肝切除术,则为此类手术提供了极大便利。腹腔镜镜头相当于在车上按了GPS导航系统,可以提供肉眼无法比拟的视角和距离,在手术过程中可以指引手术医生避开大血管,减少出血,同时能够完成传统开放手术所力不能及的精细解剖。
    手术由杨文军主任医师团队组织实施,先从第一肝门的血管解剖开始,分离出至肝叶及肝段的分支血管并进行结扎,用时1小时余就将肝段肿瘤完整切除,大大提高了手术的安全性和患者术后的恢复速度。术后患者安返病房,次日即可下床活动,各方面恢复良好,术后5天顺利出院。
    与传统开腹手术相比,腹腔镜下肝脏解剖性切除具有疗效好、创伤小、出血少、恢复快、并发症少等优势。近几年,温州医科大学附属第一医院肝胆外科已常规开展各种类型腹腔镜下肝脏切除手术。此次手术需要进行精细解剖,手术难度大,技术要求高,国内仅有少数医院能够开展。此次手术的成功实施,也标志着温州医科大学附属第一医院肝胆胰外科在腹腔镜肝切技术上迈上了一个新的台阶。

    高危人群半年查一次

    据了解,肝癌好发年龄为40岁~50岁,为何24岁的小吴会得肝癌呢?原来小吴父母有乙肝病史,虽然他年仅24岁,但乙肝病毒可能已在体内活动多年。
    杨文军介绍,目前肝癌越来越有年轻化的趋势,而很多患者以为年轻就和肝癌无关,错过了最佳的治疗时间,他在门诊中就遇到过18岁的肝癌晚期患者,全肝转移,失去手术机会。而像小吴这样早期发现,可以通过科学的治疗,获得不错的疗效。

    在此,杨文军提醒
        01对于正常人群,及时接种乙肝疫苗,从预防慢性乙型肝炎开始预防肝癌发生;
        02慢性乙肝及慢性丙肝患者应接受规范的抗病毒治疗;
        03女性慢性乙肝患者,分娩时可通过阻断疗法,减少垂直传播的风险;
        04肝癌高危人群要定期筛查,至少每隔6个月检查一次血清甲胎蛋白(AFP)和肝脏超声。

    原文链接:

    扫一扫在手机打开当前页

  • 分享到:
相关新闻:
暂时没有找到相关新闻!
版权所有:温州医科大学党委宣传部 未经许可,请勿转载
  技术支持:麦拓科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