昨天,温州医科大学病毒研究院在茶山校区生物医药科研大楼揭牌成立。
新成立的病毒研究院可谓“星光熠熠”——侯云德、王辰、李兰娟、李校堃,这四位院士组成的“专家天团”,分别在病毒研究院担任要职,让人对这一新生机构充满期待。
“再过十年,我们回过头看今天研究院成立的日子,我希望它会是充满历史意义的一天。”中国工程院院士、温州医科大学校长李校堃昨天接受温都记者专访,深入解读病毒研究院的幕后故事、研究方向和对温州发展的意义。
记者:温医大成立病毒研究院,是出于什么考虑?
李校堃:温州是一座非常特殊的城市。温州人被称为“东方犹太人”,在世界各地都能看到温州人的身影,有近250万在外温州人,这也给温州疫情防控带来压力。
温州常住人口近千万人,温州辐射影响的浙南闽北赣东区域,人口超过3000万。对于这样一个城市,我认为应该按照大城市的标准来建设温州未来的公共卫生、防疫体系,以便应对可能发生的安全突发事件。建立病毒研究院,就是这一体系的重要一环。
在这次疫情当中,温州是我国疫情重点防控区域之一。在整个疫情防控工作中,温州面临巨大防控压力和挑战,最后在各方的努力下,很好地控制下来。现在,我们在这场战“疫”中积累的经验也在积极向外输出,向各方提供建议或防控策略。
成立病毒研究院关系生命健康与人民福祉,作为医科大学,这是我们的责任,是我们必须要做的事情。
记者:成立研究院和温州这次抗疫有什么关联?
李校堃:新冠疫情让温州经历了一次大考验,就像是一次上甘岭战役。包括温医大在内的温州医疗机构在市委市政府的领导下,打了场比较漂亮的阻击战。这完全体现了医院、政府、高校和老百姓齐心协力阻击病毒。
温州市有504例感染新冠肺炎,其中死亡仅1例,这样的治愈率在全世界都很出色。我们只用一个星期,就将常规医院改造成传染病定点治疗医院,这样的改造速度也是非常罕见、高效。温州的医护团队在本地严峻的抗疫形势下,依然积极响应驰援湖北武汉的号召,体现了温州医护人的大爱精神。
在这场疫情阻击战中,温州无论是治疗技术、精神力和市委市政府领导力上,这些都在为我们赢得这场战“疫”发挥着巨大作用,并在全国树立了极好形象。我们也有义务和责任给国家建言献策,为国家提供温州好的经验和做法。
疫情防控是场持久战,在治疗504例患者过程中,我们积累了丰富的经验,也锻炼了队伍。现在全球的疫情还在发展,我们还将面临严峻的考验。只有全球的新冠病毒都消亡了,我们才算真正安全。温医大这次也为意大利、蒙古、印尼等国家提供非常好的防疫经验和专家团队支撑。温医大制作的《院士带你认识“新冠肺炎”》系列微课上线后,也被翻译成多国语言。
面对此次疫情,温医大全体协力,临床传染科、危重病科、急诊科、病毒研究室、免疫研究室、药学院、基因组研究院、检验医学院、公共卫生学院等,都参与到了抗击新冠病毒的工作中。我们也亟需一个平台来对病毒进行系统研究,包括疾病的诊断、药物、全面防疫机制等,以及与病毒有关的专业化和产业化。温医大这么多人在一起研究新冠病毒,需要有一个研究平台,温州这座近千万人口的城市更需要。
今年3月,我们提出成立温州医科大学病毒研究院的构想后,很快得到侯云德、钟南山、王辰、李兰娟等院士的支持。
记者:研究院成立以后,哪些团队会加入?已经或者即将开展哪些工作?
李校堃:一期我们计划争取在一年左右时间建立P3实验室。温州有望成为浙江除了杭州外第二个拥有P3实验室的城市。二期计划由政府、企业、学校共同投资,将研究院打造成为中国基因药谷和环大罗山科创走廊的亮点工程。
我们的临床医学院、基础医学院、药学院、公共卫生与管理学院等都会参与其中,温医大建校以来,在防疫方面如此大规模的集约化作战,这是首次。除了现有的人才,我们还将继续引进人才,充实我们的研究队伍。我们希望在温州打造围绕病毒研究的人才高地、成果转化高地、产业化高地,为中国、世界的防疫做出应有的贡献。
研究院成立前,我们一些研究项目已经启动,包括病毒诊断试剂的研发等。目前正在对温州的新冠病毒的来源、类型、发生规律等进行科学研究,并取得阶段性成果。这将指导我们未来的病毒防护和新冠病毒未来的研究。
记者:研究院今后研究的侧重点是哪些方向?
李校堃:这场疫情,让大家关注到了病毒可怕的一面。病毒是疾病的主要来源,它很小也很狡猾,研究针对病毒的疫苗也非常难。病毒诊断、病毒防治药物、病毒预防和相关的研究产业化将是研究院以后的研究重点,疫苗也将是研究的一部分。
在疫情期间,我们一直保持与钟南山、王辰、李兰娟等国内知名专家联系沟通、合作,在他们的指导下开展疫情防控工作。研究院成立后,我作为院长负责整合学校等学科资源为研究院发展服务,侯云德、王辰、李兰娟三位院士会在顶层设计层面给我们指导。今后,他们尤其是李兰娟院士到温州的次数肯定会多起来。
记者:研究院的成立对温州生命健康产业的发展,有什么意义?
李校堃:高科技产业,往往得益于科研的外溢。美国哈佛大学全球领先的生物技术,才有哈佛全球生物科技的制造链;有斯坦福大学才有旧金山的硅谷。
高校是孕育思想的摇篮,培养产业的沃土。学校就像一棵树,有一群研究者,最后绿树成荫,再发展产业集群。没有一个高新技术产业能够独立于高校而发展起来。
病毒研究院的成立,将为温州的生命健康产业找到一条重要的“跑道”,这条跑道符合国家政策,也是一个新的增长点。我相信,围绕病毒防疫的一系列研究、转化和产品开发,将形成井喷的增长。过去温州是一个拉链、纽扣就发展起一个产业,这种“一点突破”的精神让温州人走向世界,创造出温州模式。
改革开放四十多年了,温州再发展要靠科技。现在温州的产业发展,除了拉链、纽扣,还要有眼视光、病毒防疫产业,并为温州高科技产业的引入和孵化打造一个平台。有了平台,才可以更好地引入企业。我们很有信心,为温州找到新的产业增长点。
原文链接:
扫一扫在手机打开当前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