温医大附一院641重症隔离病区,收治着温州最棘手的新冠肺炎危重症患者。在这里,除了医护人员的走动声,只有各式仪器规律的提示音。
病区内,病情极危重的陈先生(化姓)历经10个昼夜的ECMO技术及呼吸机支持等综合抢救,终于转危为安。
3月4日,撤机24小时后的他写下“谢谢大家”四个字。3月5日中午,听到自己已进入相对安全地带,患者激动流泪,对所有医务人员竖起大拇指。
一周时间从发病进展到命悬一线
“目前他撤掉ECMO已经48小时,这几天情况一天比一天好……”3月5日中午,听着专家在病床边跟隔离病房外的指挥部专家汇报自己的病情,新冠肺炎患者陈先生激动地向医护人员竖起大拇指。
今年1月下旬,在广州经商的陈先生回永嘉过年,其间接触了从武汉回温的亲友。1月23日,陈先生出现咳嗽、发热等症状。1月30日,在永嘉人民医院治疗的陈先生被确诊。因病情急剧恶化,进展为急性呼吸窘迫综合征(ARDS),1月31日紧急转入温医大附一院641病房进行抢救。
“他转院过来时还属于重症患者,但病情进展很快,没两天就发展为危重症,命悬一线。”在重症隔离病房内救治患者的温医大附一院院长潘景业介绍,患者入院后采取了无创呼吸机辅助通气,患者的呼吸困难和发热曾有所改善。但在2月12日突然恶化,医护人员紧急进行气管插管,配以呼吸机辅助通气。
54岁的陈先生没有既往病史,根据他的呼吸状况,专家组不断调整呼吸机参数。然而,其呼吸功能依然未见明显改善,并出现严重的顽固性呼吸性酸中毒。
“胸片上逐渐变白的双肺,让大家觉得脱机拔管希望渺茫。”看着患者命悬一线,驰援温州的浙江大学医学院附属第二医院专家崔巍的心被紧紧揪住。
气管插管再上ECMO,只为让患者活下来
2月22日,在吸入百分之百纯氧的条件下,陈先生的血氧饱和度无法稳定地维持在90%以上。这让专家们非常着急,大家唯一的愿望是:不能让生命就这样逝去。
经与驰援专家以及多学科专家综合评估后,决定为陈先生建立体外膜肺氧合(ECMO)治疗,让他的肺尽可能地得到休息,以争取逆转病变的可能。
由于患者气管插管已经10天,1周内撤除呼吸机的概率低,为了尽可能地减少气管插管带来的并发症,必须先行气管切开,再行ECMO。
“ECMO是把不堪重负的肺暂时‘替换掉’,让患者先活下来,为肺功能恢复争取时间。”温医大附一院心脏外科副主任王珏介绍,ECMO又叫人工肺,在股静脉内插一根导管,把静脉血引出来,通过一种叫硅橡胶膜的东西,让血液在体外与氧气结合,然后再经过加温等,再输入到另外一侧的股动脉,其能够替代呼吸功能。
幸运的是,在ECMO的帮助下,陈先生全身氧供得到恢复,二氧化碳分压快速下降。
然而,“在用上ECMO的前三天,患者的病情改善并不明显,大家再次陷入了悲观失望中。”浙大二院专家丁礼仁说,直到27日以后情况开始朝着好的方向发展。首先是胸片的白肺范围开始缩小,超声图像上也显示肺实变的情况正在消退。到3月1日,好转的趋势进一步加强。
潘景业介绍,虽然抢救取得阶段性胜利,但ECMO运行过程中随时可能出现出血、栓塞、感染等并发症,任何一项并发症都可能致命,随着ECMO运行时间延长,并发症发生率与日俱增。
十个昼夜奋力救治,患者转危为安
经历了10天的苦苦等待,医护人员终于等来好消息。3月3日中午,潘景业在床旁进一步下调ECMO参数,观察到患者通气氧合功能稳定改善,结合分析患者各项生命指标和呼吸机参数,果断作出判断,指令撤除ECMO。这让护理人员激动到流泪。
ECMO从置管到拔管10天时间,护士们4小时一班,每班至少有3名经验丰富的专科护士,24小时不离床地照顾陈先生。护士不仅要负责系统的日常维护,还需要24小时分秒不间断地动态监测ECMO抗凝效果、血流量、膜功能以及患者生命体征、水、电解质、酸碱等情况,常常需要每1-2小时采血进行血气分析、凝血功能、血生化等各项指标检测,根据结果不断调整ECMO转速、气流量、抗凝剂量,及时纠正内环境紊乱。
“ECMO的管理是个精细活儿,稍有不慎就不是救命而是致命。”护士说,ECMO在平日的医疗中并不是常规治疗手段,很多医护人员在疫情发生之前可能都没有使用过。比如管道弯折或者渗漏,对新冠肺炎危重症患者来说可能都是致命一击。
与此同时,ECMO团队核心人员24小时在线,和值班医护随时沟通,及时处理抗凝、管路、流量等问题。
“看着患者恢复得一天比一天好,我们悬着的心终于可以放下了。”回想240多个小时的救治历程,医护人员激动地说。
“除了肺功能还没恢复,这个患者病毒指标都转阴了。目前康复治疗师进入病房,开始对他进行适当的心肺和肢体功能锻炼。”温医大附一院党委书记夏景林介绍,目前陈先生呼吸功能日渐恢复,脱离ECMO后也能顺畅呼吸。
原文链接:
扫一扫在手机打开当前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