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现在抗击新冠肺炎最严峻的时刻可能已经过去,疫情总体趋势在下降,住院后病人病情恶化趋势也减少了。”2020年2月22日晚上8点,下班回到医疗队驻地的欧阳金生,耐心地回答着记者的连线采访,声音略显疲惫。
温州医科大学附属第一医院呼吸与危重症医学科副主任医师欧阳金生,从事临床医疗工作将近30年,2020年1月28日,他作为浙江省第二批支援武汉抗击新型冠状病毒肺炎紧急医疗队温州队队长,“医”无反顾地踏上了一线抗击疫情的征程。
到防控最前线去
救人疾苦是我多年的心愿
去湖北武汉,在常人看来是一场冒险,是“龙潭虎穴”,但在欧阳金生看来,却是使命必达,得偿所愿。“我一直有个心愿,就是希望能到最需要我的地方去,尽我所学,救人疾苦。”
年前,他报名浙江省医疗“援疆”,遗憾未能成行;后来“援非”,因为院内没有内科医师的名额,再次错过;再后来省卫健委安排温州组织医护人员驰援武汉抗击疫情,仅有的一个名额给了湖北籍的同事;当省里再一次组织医护人员援鄂的时候,他坚决地说,“这次,我一定要去!”
每天高负荷工作
和凶猛的病毒正面交锋
经过整训后,正式上“战场”。欧阳金生被分配到医院武汉科技大学附属佑医院,先后担任隔离六第一治疗组组长和隔离病房七区当科主任,该院定点收治确诊的重症病例以及疑似的重症病例。
这些病人病情都比较重,时常需要吸痰,还有不少危重病例需呼吸机支持治疗,也少不了穿刺深静脉,这所有的操作都有被病毒感染的危险。欧阳金生他们能做的,就是“全副武装”,穿戴密实的防护装备,保证安全实施诊疗计划。“在隔离病房工作时必须在N95口罩外面再佩戴外科口罩,而外科口罩外面下半部分又被防护服衣领的扣带扣实,呼吸很费劲,不亚于在高山地区慢跑,但还是得保持清醒的头脑做出快速准确的诊疗判断。”
第一天,他就接受了高强度的挑战——采集病史、检测评估、初步处理、开医嘱……在夜班短短的5个小时里,他和外院的两个医师就高效收治了11个新病人。回到清洁区,他还得继续完成班内新收治病人的病例文书的记录与医嘱处理工作,并在午夜做好交班记录工作。待他回到房间,洗漱完毕,已是凌晨两点。
两天的时间,病房里的40张病床便收满患者,工作量达到饱和。因为反复手消毒,欧阳医生的双手开始脱屑,变得粗糙,被队友们誉为省二队的“经典”之手。
彰显温州担当
让诊疗和用药更规范
温州医科大学附属第一医院呼吸与危重症医学科是浙江省唯一一个和呼吸与危重症相关的医学科。这些温州医护力量,为天佑医院提高新冠肺炎的治愈率提供了更有力的临床与技术支持。
因为当地医疗硬件设施有限,欧阳金生因地制宜,依据《新型冠状病毒诊疗方案》和权威专家共识,主笔制定了新冠肺炎的工作制度、规范化诊疗建议。比如在病区内实施特殊时期的值班组长负责制、交接班制度,督促规范地使用抗生素、糖皮质激素,坚持有的放矢,合理规范地诊疗新冠肺炎。
休息间隙,欧阳金生也没停止思考如何更好更有效地救治新冠肺炎病人。2月13日凌晨1点31分,他在微信朋友圈写道:“针对目前新冠肺炎的激素应用的剂量与疗程,结合新冠肺炎的诊疗方案(第五版)、权威专家共识及个人体会,我把糖皮质激素治疗新冠肺炎总结为六个字——“能控炎,短疗程”。新冠的诊疗过程中临床症状的评估优先于病毒核酸的检测结果。此外,不可忽视中医药的辩证施治!”
医疗队入住接口医院前,没开展的技术,由温州医师和护士(战医)传帮带;温州队的队员永远都是第一个进入隔离病房,最后一个离开……作为温州队队长,欧阳金生要求每个队员都必须规范操作,安全防护,平安完成抗疫任务,同时不惧脏累,不畏险难,要在救治新冠肺炎病人的工作彰显温州人的精气神。
在欧阳金生等医务人员的努力下,隔离病房七区先后共有24人治愈出院。目前欧阳金生主持负责的接口医院隔离七病房重型、危重型新冠肺炎的病人的死亡数为“0”。
病毒无情人有情
我们会竭尽全力,灿烂归来
病毒无情,更需要人间有爱。
隔离病房内,有两位特殊的病人,是一对60多岁的夫妻,也是医务人员。情人节那天,温州的几位年轻医生亲手做了纸花,送给他俩,给他们加油打气。
在温州疗队(第二批)驻地,每日都有武汉居民送来水果等物品,医疗队队每天接到的捐赠电话不下20个。戴着医用帽子口罩、挂着专家胸牌的欧阳金生走在回住处的路上,常常能听到戴口罩的武汉人一声满怀感激的“谢谢”。“简简单单两个字,却能让人忘掉一身疲惫,继续投入,我感觉很值得!”
其实,欧阳金生的孩子今年高三,正值学习的关键期。他的爱人同是温一医的职工,千般不舍,到嘴边的却是一句:“只要你想去做的事,我都支持,孩子我会照顾好”。
“所有队员的家人都是同样的心情,我们会将这份对家人的愧疚化成动力,用尽全力完成使命,待到汉江水暖,荆楚疫云尽散,我们将面对阳光,灿烂归来!”
原文链接:
扫一扫在手机打开当前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