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是温州医科大学新闻中心 >> 媒体温医 >> 地市级
媒体温医
  • 温州都市报:医者大爱无疆!援非温州医生好样的
  • 作者:陈忠    通讯员单位:附属第二医院、育英儿童医院   编辑:温彬彬   字数:1516   浏览:2502
  • 日前,中非共和国一名37岁的母亲患上了巨大多发的子宫肌瘤,第17批中国援中非医疗队员、温州医科大学附属第二医院妇产科医生胡迎春为她摘了21个肿瘤。这名非洲母亲竖起大拇指点赞胡医生的技术。

    第17批中国援中非医疗队由温医大附属医院和温州市属各家医疗单位共同组建,全队共11人,今年6月出国执行援外医疗任务。

    一台手术见功力,一次切除21颗子宫肌瘤

    作为援非医疗队妇产科医生,胡迎春在中非共和国首都班吉的友谊医院工作,承担妇科门诊、手术和病房管理的一条龙服务,同时与放射影像科主任敖利一起开展妇科超声工作。

    最近,胡迎春接诊了当地一名挺着大肚子的患者,这名患者被月经过多、尿频等不适症状困扰已久,慕名来到中国医疗队寻求帮助。胡医生检查发现患者腹部膨隆,像是怀孕7个月的样子。通过超声检查,她发现患者患有子宫肌瘤,而且瘤体巨大、多发。交谈中病人表现出保留子宫的强烈意愿,胡医生充分考虑到患者的心理、生理等因素,准备为病人施行子宫肌瘤剥除术。

    “在国内,通常主刀医生评估手术指征,开单收住病人,马上会有住院医生、病房护士、手术室护士等配合进行手术准备。”胡医生说,但在当地却不行,什么事情都必须亲力亲为,任何一个环节的疏忽都可能导致手术无法进行。手术前一天,她和助手一起检查器械、手术用物,折叠术中所需的纱布,细致地准备好器械包。

    手术那天,麻醉科主任夏柏喜完成麻醉后,胡医生和外科主任暨玲一起上台为病人手术。打开腹腔,只见大大小小的肌瘤密密麻麻地布满了整个子宫,有的甚至连成片。最大的瘤体直径约10厘米,位于左侧宫角,这里血供丰富,手术时稍有不慎,就可能导致大出血。因当地血源紧张,胡医生和暨医生全神贯注手术,尽量减少术中出血。摘除了几颗较大的肌瘤后,胡医生又耐心细致地对其他肌瘤进行摘除。随后,实施了子宫整形术,将子宫修复至正常的大小和形态,最大限度地降低子宫肌瘤的复发率;同时,缩短了宫腔深度,使月经周期维持正常,减少月经量,有效预防继发性贫血的发生。术后清点,切除下来的子宫肌瘤竟有21颗。

    以爱心和责任心

    赢得当地病人和家属的赞赏

    胡医生说,相对于手术前的细致准备和手术台上的全力以赴,手术后的管理才是最考验医生责任心和耐心的。当地病房连最基本的血压监测等设备都没有,病人若是发生腹腔内出血,有生命危险。由于医疗设施简陋,存在术后感染的隐患。

    为确保安全,手术当天,胡医生和她的助手在病房陪护病人,测量病人血压,观察术后引流管情况。手术后除了每天查房外,晚上胡医生也经常转到病房去探望病人。

    中非共和国是联合国公布的世界最不发达国家之一,GDP及人力发展指数全球排名倒数第二。即使是手术后的病人,在当地也不能保证饮食和营养。当看到病人只能吃点稀薄的粥时,胡医生又无偿给病人赠送面包,还把自己从国内带过来的肉松也贡献了出来。

    10月2日,正值中国国庆放假。胡医生携带换药盘去医院给返院的病人拆线。当拆完线,看到愈合良好的创口,病人及家属都不停地向胡医生表达谢意。在诊疗过程中胡医生和她的队友们以爱心和责任心赢得了病人和家属由衷的赞赏和感谢。而当地的病人也给了她很多感动,虽然这里物质生活贫匮缺乏,但她们有坚韧的生命力,与生俱来的乐观天性,在诊疗中给予了中国医生最大的信任。

    国虽有界,医者无疆,医疗援外真正体现了跨越国家和种族之间的大爱。胡医生说:“转眼间,我们阔别祖国和家乡开展援外医疗已有4个月了。出发前的铮铮誓言犹在耳边,鲜艳的五星红旗印在胸前,刻在心间。我们第17批中国援中非医疗队员将不忘初心,牢记使命,尽自己最大的能力呵护非洲人民的健康。”

    原文链接:

    扫一扫在手机打开当前页

  • 分享到:
相关新闻:
暂时没有找到相关新闻!
版权所有:温州医科大学党委宣传部 未经许可,请勿转载
  技术支持:麦拓科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