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是温州医科大学新闻中心 >> 媒体温医 >> 地市级
媒体温医
  • 温州晚报:温医大附属眼视光医院白内障临床中心主任俞阿勇 做一个淳朴的好医生 让光明洒满人间
  • 作者:记者 陈琼 通讯员 赵浩琦    通讯员单位:眼视光学院(生物医学工程学院)、附属眼视光医院   编辑:江叶龙 卞成德   字数:2518   浏览:4600
  • “没等我说,他先开口:‘你终于来找我了,这些年没少被眼镜折磨吧’,听到这句话,我几乎快哭出声……这一年在和俞医生浅浅短短的接触中,也特别希望像他一样成为一个既专业又谦和耐心的人,我想,富而好礼是东方社会的至高境界……”今年1月,一个笔名叫东南小邹鲁的患者在她的微信公众号上发表了一封近两千字的感谢信。信里提到的这位医生就是温州市首届名医、温医大附属眼视光医院白内障临床中心主任俞阿勇。

    从医22年,俞阿勇坚持用自己的方式努力做一个淳朴的好医生——对待病人,他谦和耐心,常悯疾苦;专业领域,他精益求精,不断创新更精准的治疗方式;多年来,他帮助数万人恢复视力并培养了中西北部20多位眼科医生,希望让更多白内障患者看见光明。

    □晚报记者 陈琼 通讯员 赵浩琦

    记者:您在专业领域方面做了哪些工作?取得哪些成绩?

    俞阿勇:我主攻的方向学术上叫“眼内屈光手术”,通俗地讲,就是白内障和高度近视手术。

    大家都知道,白内障手术就是用人工晶状体去替换已坏的天然晶状体。与传统的复明白内障手术相比,屈光性白内障手术能帮助患者恢复更清晰、舒适、持久的视力。为了使手术更精准,我们还提出了“精准屈光性白内障手术”的理念。我们在国内最早开展非接触式飞秒激光白内障手术,用激光和计算机替代人工操作来完成手术的关键步骤,我也成为全球第三位在100秒内完成该手术的眼科医生并创造了56秒的世界最快纪录。

    2017年,我主编的《屈光性白内障手术系列》丛书(一套六册)在人民卫生出版社出版了首两册,成为当年业界的十大畅销书,现在正编成英文版向国外发行。在这基础上,我还在人民卫生出版社主编了《精准屈光性白内障手术》,希望我们的努力能更快更好地惠及更多的白内障病人。

    高度近视有很多治疗手段,我所做的也是用人工晶状体的方式去治疗。传统的高度近视人工晶状体手术需要在术中注入一种叫黏弹剂的物质,虽然手术过程安全了,但术后容易引起并发症。多年来我一直在思考怎么解决这个问题,经过不断探索,发明了无黏弹剂人工晶状体手术,通过创新的技术和器械,彻底告别黏弹剂及其并发症。这个手术方式有可能在将来会成为由中国人提出来的新的手术标准,目前该技术和器械已成功获得中、美、澳、韩等国家的发明专利授权。

    为了帮助更多白内障患者恢复视力,我还帮助祖国中部、西部、北部地区培养了20多位白内障手术医师,他们返回原单位后在当地已成功开展白内障手术逾3万例。去年12月,我作为温医大援布“光明行”医疗队的手术医师前往非洲的布基纳法索,为当地民众开展白内障手术,国务委员王毅在出访非洲期间对此给予了肯定。

    记者:是什么力量促使您取得今天的成绩?

    俞阿勇:首先是受我母亲的影响。当年我母亲见我要学医,她明确告诫我行医要厚德,不能利欲熏心,要淳朴地做个好医生。后来,她患上了肺癌,从发现到离开,我陪伴她的时间只有4年。我虽是医生,但不是这个专业的,在她4年的求医过程中,我作为家属,深刻体会了病人求医的不易以及人与疾病斗争中对医疗进步的迫切需要。

    回到我自己研究的领域,白内障手术从最早的针拨术到囊内手术,再到囊外手术发展到超声乳化手术,一直到如今的飞秒激光手术,可以说改革开放40年的时间里医疗水平在突飞猛进,而我则亲历了这个过程。虽然工作中难免会遇到困难,但更多的是欣喜。处在这么好的一个时代,能在自己所从事的领域抓住机遇并体现人生价值,我觉得自己很幸运,也非常珍惜。

    记者:有没有让您印象比较深刻的事情?

    俞阿勇:12年前,我遇到一个患高度近视白内障的中年妇女,她丈夫在温州务工,她则因视力问题不能很好地照顾家庭。我为她做了白内障手术后的第二天,她来到我诊室里“噗通”一声就跪下了,我赶紧也跪了下来,把她搀扶了起来。她说她没什么可以报答我,就想以此来表达对我的感激。我不提倡这样的行为,但是这件事让我非常震撼,也深深影响了我后面的从医生涯。作为医生,我怎么做才能匹配患者的这份信任和感激?这么多年,我经常思考这个问题,也时刻提醒自己要精益求精,善待病人。

    我的患者从34天的婴儿到103岁的老人,群体很大。有时候医生虽然只是治好了一个病人,但受益的除了病人,还有病人的家庭以及社会。一个病人治愈了,既给一个家庭带去希望,又减轻了一个家族甚至是社会的负担。

    记者:您平时怎么跟病人相处?有什么心得?

    俞阿勇:门诊由于非常忙,给每个病人的时间都很有限,病人跟我描述病情的时候,我习惯尽量不打断。我也尽可能记住每个病人的名字,有时候病人都很奇怪我能叫出他的名字。

    这么多年,我遵循“三思而后行”。第一是角色的反思:如果我是个基层劳动人民,我希望获得什么样的对待?这样思能使我保持谦卑,常接地气。第二是时空的反思:如果我已一百岁,回头看一生是否问心无愧?这样思会使我更趋豁达,淡泊名利。第三是人文的反思:人类的发展史是一部与疾病的斗争史,作为医者,就要努力为人类解除病痛。这样思能帮我常怀悲悯,潜心钻研,为了人之福祉而贡献自己的绵薄之力。

    我对自己有十六字箴言:常悯疾苦、感恩同行、创新实干、光明人间。人吃五谷杂粮,难免会生病,医生首先要体会人在这世上受疾病的痛苦。医学的发展基于很多人的付出,要感恩病人的理解和支持,感恩老师和学生的传承,感恩良好的社会氛围为医学的发展创造了有利的条件。医学的进步离不开创新和临床实践,所以要创新实干。最后我希望通过我的努力,能让更多的病人看见光明。

    记者:患者对白内障存在哪些常见的误区?

    俞阿勇:很多人经常说要等到白内障成熟了再做手术。其实 “成熟”这个概念已经过时了,随着社会的不断进步,现在我们所做的屈光性白内障手术效果已经比以前的复明手术明显提高,不必等到所谓的成熟才去治疗。很遗憾有些病人还是在等待“成熟”的过程中不幸出现了并发症才来治疗,导致手术变得更加复杂,术后恢复不如人意,严重的会彻底失去治疗的机会。

    另外,人的眼睛就像照相机,人工晶状体就像照相机的镜头。照相机镜头坏了要换匹配的镜头,同样,怎么选择合适的人工晶状体来匹配人的眼睛也一样大有讲究,因此,要在有资质的医院,在专业医生的指导下治疗。

    原文链接:http://www.wzrb.com.cn/article945762show.html

    扫一扫在手机打开当前页

  • 分享到:
相关新闻:
暂时没有找到相关新闻!
版权所有:温州医科大学党委宣传部 未经许可,请勿转载
  技术支持:麦拓科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