几天前,一篇《酒后吃头孢有多恐怖!医生生死24小时》的文章刷爆了医学界的朋友圈。文章讲述我国神经外科权威凌锋教授因服用头孢出现严重不良反应而紧急抢救的故事。事件引起了众多讨论,大家对凌教授是过敏性休克还是双硫仑反应颇有争议,但很多文章最后得出的经验和教训都是“饮酒不吃药,吃药不饮酒。”温州医科大学附属第一医院药学部主任林观样介绍,无论是过敏性休克还是双硫仑反应,反应严重的患者是潜在死亡风险的。双硫仑反应的关键点在于体内还有未代谢的酒精,头孢或甲硝唑等药物抑制了肝脏中的乙醛脱氢酶,使得酒精代谢为乙醛后在体内蓄积,从而出现乙醛中毒的表现,病人的症状就和喝醉酒的表现一样,呕吐、头痛、呼吸困难且脸部涨红,让患者从千杯不醉变成一杯就倒。林主任建议,头孢类抗生素致双硫仑样反应与饮酒可达99%的密切相关,而生活中,某些含酒精饮料、烧菜时的佐料酒、酒心巧克力、藿香正气水等,都可能与相关药物发生反应,服药前,一定要了解相关禁忌。林观样主任说,由于个体差异存在,每个人酒精消除时间不同,但饮酒时间与用药时间的间隔越长,双硫仑样反应的发生率就越低。有研究表明,如患者在使用与酒精合用可引起双硫仑样反应的药物前7天内有饮酒史,应禁用这类药物;对服用与酒精合用可引起双硫仑样反应药物的患者,应当在停药后禁酒时间不能少于7 天,也就是说,服这类药物一周内不能喝酒,喝酒一周内不能服用这类药物,温州市中心医院药剂科主任林中认为,90%的人是做不到这一点的,现实中很多患者是因不重视而中招,而且这其中还要考量一个酒精剂量的因素。他举例一位患者因牙疼在服用甲硝唑期间,酒量一向很好的他晚上饭局时喝了些啤酒,就发生心率变快,脸色涨红的反应,在场有医生,意识到是双硫仑反应,连忙让他喝水加休息,因饮酒量不多,当场缓过神来。患者一旦发生双硫仑样反应,得紧急送往医院急诊室,处置措施一般是吸氧、补液、兴奋呼吸中枢,或给予纳洛酮等解救。
原文链接:
扫一扫在手机打开当前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