纽曼在做临床科研
昨天是纽曼(Numan)在温州过的第12个中秋节,照着惯例他和一帮朋友一起聚餐,还吃了一块美味十足的月饼。
2006年的夏天,作为温州医科大学(原温州医学院)招收的第一批国际留学生,来自巴基斯坦的留学生纽曼第一次踏上了温州的土地。当时中文连一句不会的纽曼,不曾想到他和这座城市就此结下了情缘。
12年后的今天,他在温医大拿下本科和硕士学位,还成了唯一一位留学生毕业后留校的外籍教师。他用一口流利的中文向我们诉说着自己对校园的深情,感叹温州这座城市的变迁。
温医大首批外国留学生
2006年,当时还是温州医学院的温医大作为温州第一所“敢吃螃蟹”的高校,率先成立国际教育学院,面向全球招收国际留学生,第一批共有来自美国、印度、南非、斯里兰卡、巴基斯坦等36名学生前来。刚在祖国巴基斯坦完成高中学业的纽曼便是其中一员。
提起当初选择温医大,纽曼直言他从小就立志当一位医生,而中国医疗技术发达。不仅如此,他的父亲还是个“中国迷”:“他一直告诉我中国文化博大精深,而且中国文化只有在中国才能真正学到。”
正是抱着这样的想法,他踏上了前往温州的路途。但第一次离家,加上对中文的一窍不通,转机当晚他一个人在酒店里忍不住哭。好在这一切陌生在到达温州和温医大后,很快就消散了。纽曼回忆说:“到学校的第一晚,我就在宿舍楼见到了同样来自巴基斯坦的室友,后来他们还邀请我去参加学校的英语角。我很快就忘记了孤独与陌生。一个学期过去后,我就适应了这里的生活,爱上了学校爱上了温州。”
想念温州来母校读研
2012年1月,纽曼在温医大完成了5年半的临床医学本科学习,回到巴基斯坦参加从医资格证考试。取得资格证后,他却出现了迷茫,因为他发现自己非常想念温州。
2012年8月,当他收到温医大发来的邮件时告知他可以通过申请中国政府奖学金攻读温医大硕士学位时,他想都没想就递交了申请。于是在离开8个月后,他又回到了温医大,开始了研究生生涯。
提起自己在医科大的求学经历,他侃侃而谈:“我还记得自己上第一堂解剖课时的兴奋,那是我第一次近距离接触人体器官,感受医学的伟大,课后我还拉着老师问了许多问题。我还记得陈浩老师的课,他讲的内容与众不同,为我们打开了很多眼界。”温医大理论与实践紧密结合的教学模式,也让纽曼一步一步走近他的梦想。
纽曼告诉记者,当年与他同批来温求学的留学生,如今虽定居在不同的国家,但都在取得了不俗的成绩。他的室友已经成了巴基斯坦有名的医生,而他的同学查尔斯更是成了加纳驻中国副大使,他们至今都保持着密切的联系。
从留学生到留校任教
经过多年努力,温医大已经形成了来华留学教育、中外合作办学和境外办学共同发展,本科、硕士、博士、非学历生等多专业、多层次齐发展的办学格局,现有留学生820人,生源分布于68个国家。
2015年研究生毕业后,纽曼通过层层考核,成为温医大国际教育学院的一名外籍教师,负责留学生的教学与管理工作,而他也是温医大唯一一名留校任教的留学生。
除了完成基本的工作外,他也在留学生中扮演着“知心哥哥”的角色,许多新入学的留学生尚未适应新环境,都会找有相同经历的纽曼来谈心。“因为我和许多留学生之间的语言文化差异更小,他们也乐于来找我倾诉,而我也很高兴能够帮助他们更好地融入新的学习生活。”
在纽曼眼里,温州是一个自然环境优美、人文气息浓厚的城市。“温州城市虽不大,但生活非常方便,生活质量也很高。”他说。明年他还将计划邀请自己的父母和两个妹妹一起来这个城市看一看。
他成了一名新温州人
在温州生活12年,纽曼直言最大的感触就是“变化”。
“记得读书时去医院实习,许多病人见到我都会惊喜地说‘瓦改医斯’‘瓦改医斯’(温州话音译:外国医生),因为当时他们几乎没见过外国医生,就纷纷猜测我是不是来这里会诊的外国知名专家。”说到这里,纽曼忍不住笑了。“温州人都很热情,哪怕语言不通,见到我时都会试着和我聊上几句。”但这些年,随着更多外国人来到中国、来到温州,人们见到他时的反应虽热情不减,但越来越淡定,也让他感受到一种融入。
如今的纽曼和所有温州人年轻人一样,聊天用微信,出门不带钱包,支付宝便可搞定一切,购物用淘宝,闲着无事会刷抖音,出行骑共享单车。谁也不知道,12年前他刚到中国,买东西都需要请中国同学帮忙“代购”。通过“一台手机就能解决各种问题,这在其他国家是很难想象的,甚至像是在美国,他们的生活也没有这么方便。”而万象城的开业,更是丰富了他的业余生活,周末约上朋友一起去看场3D电影,健身,小聚,都有了新去处。
原文链接:
扫一扫在手机打开当前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