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国角膜医生“供不应求”
多地角膜移植几近空白
首期学员中来自天津市眼科医院的陈路霞医生从事眼科医生17年了,她从2015年开始做角膜移植手术,目前只做了30例。她说,她做的角膜移植手术是最传统的穿透性角膜移植手术,而深板层角膜移植手术和内皮细胞移植手术都不会做,“我们当地角膜病患者很多,角膜材料也缺乏严重,很多角膜病患者都在等待光明。”她说,这次来是学习陈蔚教授的角膜移植新技术,回去更好地服务患者。而来自安徽省立医院梁莉医生怀孕5个月了,也来学习角膜移植新技术,她说,她们医院今年6月挂牌成立了眼库,但只做了3例角膜移植手术。
据了解,我国因角膜致盲的患者约400万人,其中有200多万人可以通过角膜移植复明。据调查,我国每年有一大批病人因患角膜疾病而导致失明。但事实上,每年实施角膜移植手术的数量仅为1万多例,角膜移植医生严重缺乏。
该基地负责人、温州医科大学附属眼视光医院角膜病中心主任陈蔚说,近年来我国捐献角膜供体数量逐年增加、生物角膜材料的研发上市、深板层角膜移植术的出现都成为近年来角膜移植领域的革命性进展。但是,我国角膜移植手术推广一直面临着一些现状,如可胜任角膜移植的手术医师数量很少,尤其是中西部区域能开展角膜移植的医师严重缺乏。“以前,我在云南昭通、新疆阿克苏、四川甘孜等地进行角膜移植手术都是当地首例,之前当地角膜移植几乎是空白的。”近年来,他在全国角膜及眼表疾病学术大会、各种论坛和地方年会上发表了几十次的主题演讲,并组织了十五次国家级继续教育项目、两次全国性的角膜和眼表新技术高峰论坛,培训了一批角膜移植医生,但依然“供不应求”。
角膜移植培训基地应运而生
新技术推广全国传播光明
为了更好地普及、推广角膜移植新技术,“温州医科大学附属眼视光医院角膜移植培训基地”这个摇篮应运而生,依托每年近四百台的各类角膜移植手术完成量及温州市眼库的强大后盾,将从今年开始定期举办创新性角膜移植手术技术短期培训精英班。
陈蔚说,小班制临床实例教学,每次招收4-6个学员,学员资格在副主任医师及以上。培训内容包括闭合式穿透、大气泡和手法湿剥深板层、后弹力层前膜内皮移植术等,通过一周高强度理论学习和实践训练,使学员们从理论基础、临床手术观摩到实践操作,循序渐进,系统化、规范化地掌握各类创新性角膜移植手术技术。
除了东道主陈蔚教授团队的基本课程外,还将不定期邀请国内知名的手术大师和教授参与讲座及手术示范,特邀讲师团包括史伟云、徐建江、黄一飞、洪晶、高华、李炜、袁进、张红等医学界大咖。
温医大眼视光角膜中心
技术的创新与突破
作为温州医科大学附属眼视光医院角膜病中心的学科带头人,陈蔚博士研究生毕业于复旦大学附属眼耳鼻喉科医院,临床博士课题即是光学板层角膜移植。又先后在哈佛大学SCHEPENS眼科研究所和贝勒医学院眼表中心从事角膜移植免疫和干眼机制研究。
从事眼科临床工作20余年来,陈蔚教授和他的团队一直秉承“匠人精神”,精益求精,追求技术上的创新和突破:他在世界上首先创新闭合式的穿透性角膜移植;他所在的临床及科研团队的研究成果“深板层角膜移植的系列创新性研究”于2014年入选我国近5年角膜病十大研究进展之一;他所在的中心是国内最早开展内皮移植的眼科中心之一。
2005年12月26日,在陈蔚教授主持下,温州医科大学附属眼视光医院创建了完全按照美国眼库(EBAA)标准配置的温州市眼库暨温州医科大学眼库。十年铸一剑,该眼库如今已位列国内开展角膜移植的第一方阵,同时还是国内少数几家每周常规开展角膜移植手术的眼库,保证了大量亟待做角膜移植的患者能够尽快接受手术,大大提高复明希望。至今,该眼库已开展角膜移植手术2500多例,其中约30%的患者来自外省,包括从新疆、西藏、海南、银川等边陲地区转诊过来的患者。
原文链接:
扫一扫在手机打开当前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