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报记者 孙余丹
在温州卫生系统每年发布的十大医院患者满意度测评结果中,温医大附属眼视光医院连连获得高分,稳居患者满意的专科医院前三位。
医院院长瞿佳曾说,作为一家专科医院,温医大附属眼视光医院要把专科做好做强,打造成中国一流的眼科医院。短短十几年的时间,医院跻身全国眼科医院第一方阵,并向世界发出温州眼视光的声音。医院快速发展的背后,离不开一流医生团队的支撑。
临床 一切为了病人 向疑难复杂病 “开刀”
在医院屈光手术中心的陈世豪主任医师办公室里,保留着患者赠送的多面锦旗和各种感谢信。1999年成为医生,从医十七年,陈世豪主任保持着“零投诉”“零红包”的记录,用他自己的话来说:从病人的角度出发,与患者充分沟通,应用最新医疗技术,达到最好的效果。
对待病人,陈世豪主任始终很耐心,即使是常规的屈光手术,他也会花上一定的时间与病人进行充分的术前沟通。
来自内蒙古的患者刘先生对此深有感触。过去几年,身为摄影师的刘先生因角膜变形,视觉质量受损,他跑遍了北京、上海、广州等多家眼科医院,治疗效果并不尽如人意。来到眼视光医院后,一个月时间里,陈世豪主任耐心地解答刘先生的各种疑问,还带着他在温州院区和杭州院区做了两套不同设备的全面检查,经仔细比较给出优选方案。术后,刘先生视觉质量明显改善,还重新开始了摄影。
在患者的评价中,陈世豪主任不仅仅是一名好医生,还是一名技术高超的名医生。他率先从国外引进角膜胶原胶联手术,连续七年免费为来自全国27个省市的数百名圆锥角膜患者治疗,保护或提高了他们的视力,其中70%-80%患者是青少年,年龄最小的仅8岁。为了掌握最新的技术,他先后跟随国际角膜屈光手术鼻祖及角膜胶原交联术的发明人Seiler教授(瑞士)、国际屈光手术学会主席Kanellopoulos教授(希腊,美国)等深入学习和研究复杂角膜屈光手术,成绩斐然。
现在,因疾病、外伤等引起的角膜不规则屈光患者,从全国各地慕名而来,指名要找陈世豪团队看病。据不完全统计,陈世豪主任每年开展的手术量超过2000例,其中有不少的疑难复杂病例。
为病人解决疾病痛苦,专注于眼视光临床,这是作为“眼视光人”一生的事业追求,陈世豪说。
护理 像家人一样照顾病人 就医全程无缝隙化服务
作为温医大附属眼视光医院建院之初的第一批护士,护理部主任黄小琼说,护士团队不断更迭,但像家人般照顾病人的理念一代代传承。
市民陈阿姨患有青光眼,也是医院的老病人了。陈阿姨每次预约医生、检查治疗时,都会找专属护士进行安排。陈阿姨说:“有专人负责,对老年人看病来说,真是太方便了。”
这得益于医院护理部创新推出的疾病个案管理师做法。在慢病相关门诊和住院过程中安排资深护士担任疾病个案管理师,负责患者术前包括手术时间、病床、复查预约、疾病咨询等一切事务。
黄小琼说,希望做到让每一位患者从入院到出院,成为一段愉快的旅程。
在今年6月召开的“眼科护理国际论坛”上,世界上最著名眼科医院之一的英国眼科医院护理专家Carmel King,对眼视光护理团队连连点赞。
2012年,黄小琼出任护理部主任以来,为了更好地服务患者,她和团队一起创新优化了包括眼科手术病人信息交互系统、护理交接班系统等在内的十二项系统管理,向现代化、智能化护理服务迈进。
精益求精,服务患者,眼视光护理团队也收获了病人的“口碑”。今年来,医院每个月组织对临床患者进行满意度调查,工作满意度达到98%以上。
麻醉 有时治愈 常常帮助 总是安慰 助力无痛舒适医院建设
对待病人,有时去治愈;常常去帮助;总是去安慰。这句至理名言,是医院麻醉科主任姜爱芬一直恪守的理念。
对于眼科医院的麻醉医师,许多人都有这样的误解:眼科手术也要麻醉?对此,姜爱芬和她的团队一直以“无名英雄”自称,他们始终坚持为每一台手术做好麻醉,当好生命救援的舵手。
去年底,藏族女孩卓玛来到眼视光接受“换脸”手术。卓玛4岁时不慎掉入火坑,严重烧伤,脸上留下大面积很深的伤疤。但是,在术前的麻醉关,就遇到了很大的难题。凭借多年的丰富经验,姜爱芬用一根细细的管子,用“盲探法”经一侧鼻孔顺着气流方向慢慢进入,终于成功实施了麻醉,为后续手术的开展打下基础。
姜爱芬告诉记者,在专科医院,麻醉的患者年龄小至刚出生的新生儿,也有90多岁的高龄老人,一些麻醉的难度并不亚于综合医院的大手术。在寒暑假高峰期,姜爱芬和团队常常每天要做100多例(全身麻醉和局麻监护)手术的麻醉,全科人员从早上7点提前到岗,忙到深夜回家成了常事。
为了减少小孩对手术的恐惧,麻醉科的医生们还制作了动画片,在术前一天给孩子们观看,让他们了解手术室的环境和手术内容。对于老年患者,麻醉科还特别配备了专人专机带着急救药物进行各手术间的巡视,哪里有呼叫,就直奔哪里进行处理。
两个月前,一位患者局麻后突然意识消失,心跳、呼吸骤停。姜爱芬主任接到紧急呼救后,第一时间对其进行心肺复苏。十几分钟后,患者终于恢复了生命迹象,转危为安。
姜爱芬总说:“病人好,我们才能安心。”
原文链接:
扫一扫在手机打开当前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