陈玲缘近日在杭州接受造血干细胞采集。(受访者供图)
图为陈玲缘获浙江省造血干细胞捐献者资料库管理中心颁发的荣誉证书。
商报讯 昨天,对于温州医科大学的学生陈玲缘来说是特殊的一天。不久前,当她得知自己造血干细胞可挽救一名患白血病的4岁男孩时,她毅然来到了杭州,并在浙江省造血干细胞捐献者资料库管理中心进行造血干细胞捐献。
90后的陈玲缘是苍南马站人,她是我市第20例、全省第275位造血干细胞捐献志愿者。
说起为何会想到捐献造血干细胞,陈玲缘说,她在大一时偶然参加了学校组织的一次活动,加入到中国造血干细胞捐献者资料库。后来得知配对成功后,她便赶赴杭州。对于捐献造血干细胞这件事,她从未有过退缩的想法,“能挽留一个4岁小男孩的生命,我感到很开心。”
在去杭州之前,她了解了大量的造血干细胞捐献的知识,因此心中并不疑虑。“之前因为打了动员剂,身体有少许的疼痛,现在已经好多了。而在捐献过程中,除了扎针有些痛外,并无其他不适。”
不过,当得知女儿要捐献骨髓时,家人一开始还是比较担心。“当时家人还停留在捐献要抽骨髓的旧观念里,所以担心我捐献后会对身体造成损害。”陈玲缘说,自己耐心地将所知的造血干细胞知识,以及将整个捐献过程,跟家人解释清楚后,才打消了他们的疑虑。
室友竺攀得知其捐献造血干细胞一事,上周五特意赶到杭州陪伴陈玲缘。在竺攀眼里,陈玲缘是个“各种好”的学霸级人物。“她学习好,奖学金年年拿,而且人品好,和谁都合得来。”竺攀说。
昨天下午,陈玲缘的造血干细胞采集完毕后,立即空运到广东,救助一个身患白血病的4岁小男孩。随后,患者医生代表患者亲属给陈玲缘送来礼物和感谢信。
“我就是想通过亲身经历来告诉别人,其实捐献造血干细胞并不可怕。”陈玲缘说,她希望让更多人了解,捐献造血干细胞其实对捐献者本身并没有大影响,让更多人加入捐献队伍,使更多人得到帮助。
原文链接:
扫一扫在手机打开当前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