温都讯 在江海湖泊中撒网捕鱼并不罕见,但你听说过在血管里还能撒网捕捉血栓吗?市区的王阿姨曾突发急性脑梗塞。主治医生将一个“网兜”送入王女士血管,用“撒网”技术成功将血栓取出。“现在恢复得挺好的,都能买菜烧饭了。”昨天下午,王女士高兴地对随访的医生说。
王阿姨今年61岁,患有房颤(心脏常见的快速心律失常)多年。两个月前的一天,王阿姨突然摔倒在地,不省人事,同时还有口角歪斜、左侧手脚不能活动的现象。
温医大附二院急诊科医生给王阿姨做了脑部CT检查发现,王阿姨大脑右侧的中动脉区出现了高密度影,“是因为房颤引发的急性脑梗塞,也就是常说的‘中风’。”医生对王阿姨进行了药物溶栓治疗,但病情没有好转。再不尽快将血栓取出,恢复供血,大脑组织将大面积坏死,不仅有可能失语、偏瘫,甚至可能长时间昏迷不醒或者死亡。
这时,该院神经外科副主任医师尹波拿出了第二套方案:为王阿姨实施机械取栓手术。这是从国外引进的新型治疗方法,原理就是用一根微小的金属线伸入脑血管中,随即张开“网兜”,将脑内的血栓像捕鱼一样兜出来。
然而,血管十分脆弱,一不小心就有破裂的危险,医生必须精准地找到血栓的位置,从而将它“兜”出来。在全身麻醉的数字减影血管造影设备的帮助下,尹波在王阿姨的腿部开了一道口子,将一个阀门安装在股动脉内。阀门的一端在体外,一端则在股动脉内,于是形成了一个通路。紧接着,医生用直径为2毫米的导管伸入血管里,手持导线,边看造影边控制导管方向,就像是在驾驶一只小船。终于,导管伸入了王阿姨的脑动脉。尹波再将一个取血栓的金属支架通过导管塞了进去。经过几次努力,支架终于停在了血栓处,张开了金属网。几分钟后,尹波将导管连同金属网慢慢拉出,血栓被牢牢地网在了“渔网”中。经过两次“撒网捕鱼”,王阿姨脑内的血栓终于被成功取出,血流随即通畅,王阿姨的意识逐渐清醒。经过一周的康复治疗,王阿姨痊愈出院。
温医大附二院神经外科是省内较早掌握机械取栓术的医院,手术量居温州地区首位。
原文链接:
扫一扫在手机打开当前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