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是温州医科大学新闻中心 >> 媒体温医 >> 地市级
媒体温医
  • 温州晚报:央视对话医改“温州模式”
  • 作者:欧阳潇    通讯员单位:附属第一医院 温州晚报   编辑:附一院党办   字数:   浏览:2486
  •  

    51日晚955分,CCTV-2的《对话》栏目播出一期题为《来自一线的医改报告》的节目,请来一支来自温州的团队,介绍医疗改革的温州解法”——“团队成员有:温州市卫计委党委书记、主任程锦国,温州医科大学附属第一医院院长陈肖鸣,温州市人民医院院长赵翚,市卫计委信息中心副主任何耀平等。

    在这长达50分钟的节目里,关于家门口的小医院怎样才能靠谱;家庭医生制度如何才能落实;看病难、看病贵、黄牛党等问题到底该如何解决……这一系列百姓关注的话题一一被抛了出来,而这支来自温州医改团队则从各个角度阐述着解决办法。

    温州医改到底有何独特之处,从而引起了央视的注意?昨日,晚报记者采访了市卫计委党委书记、主任程锦国。

    温州医改为何引发央视对话

    4月上旬的某一天,市卫计委宣传处工作人员接到一个来自北京的陌生电话,对方自称是央视《对话》栏目组,慕名来采访温州的医改工作。没过几天,这个栏目组队伍突然到温州,先是在附一医体验了一把自助挂号、自助收费流程,又跑到永嘉县桥下镇卫生院,扛着摄像头记录医生怎样给病人进行转诊……逗留了几天之后,他们向程锦国等发出邀请,请他们在425做客央视,参加节目录制。51日晚,节目正式播出。

    节目中,陈肖鸣先是介绍了附一医摸索出来对付看病难、看病贵的方法:把挂号长队消化在大厅29台自助挂号机上;把排长队的缴费流程消化在医生电脑旁的“POS上;所有刚取消的号源在回收之后以随机的方式放出,搞得黄牛党无从下手……接着,程锦国又介绍了温州的双向转诊(即分级诊疗)经验,包括:全市大小294家医院的医院诊疗数据全部共享;大、小医院分别抱团成为医联体;进行家庭医生签约制……

    现场讨论非常热烈。

    记者:温州的医改到底是哪些突出经验,突然引起了央视的注意?

    程锦国:老百姓看病的问题,一直引发社会的讨论和探索。温州政府、医院层面,都做了很多尝试,如今效果明显,引起《对话》栏目的注意。

    比如,年门诊量高达400万的附一医却实现了门诊、挂号零排队。而温州的双向转诊经验更是全国领先。

    我们从2014年底开始双向转诊的试点。去年,全市基层诊疗人次达3679.8万,基层诊疗人次占总诊疗人次比例约达52.35%,较2009年提升近30%。这个52.35%的数据意味着——温州每100名患者,就有近53人选择在乡镇卫生院、社区卫生服务中心就医。

    医改的目的,就是要引导医疗资源合理配置。让大医院不再人满为患,小医院不再空空如也。从这个数据上看,温州已有初步成效。

    如今,温州52.35%的基层诊疗人次比例已超出全省4个百分点,同时处于全国领先。

    医改专家的九字难题引起深思

    节目中播放了一段内容:永嘉县桥下镇的一位叶老伯生病了,来到桥下镇卫生院看病。医生把他的市民卡一刷,他之前在附一医、附二医所有的门诊记录,全都出现在屏幕上。然后,医生发现他下一步的诊疗卫生院做不了,得去市级医院,马上就替叶老伯约好了415日在市人民医院的诊疗。这一系列转诊步骤引发了现场观众点赞

    程锦国介绍经验,因为温州开启了诊疗信息共享294家医院的诊疗数据互通有无,社区医生才得以了解叶老伯之前的病情。同时,目前全市117家乡镇卫生院、36家社区卫生服务中心和上级医院建立了紧密型合作关系,有的甚至是分院形式,全市建立了29个县级医联体,覆盖了117家乡镇卫生院,城市优质医疗资源和医学人才已有效下沉到基层。桥下镇与市人民医院刚好属于一个医联体之中,医生才顺利替叶老伯挂上市人民医院的号。这一系列举措都是为了让百姓们放心大胆地在乡镇卫生院看病。

    但北京大学国家发展研究院教授、国务院国家医改专家咨询会委员刘国恩却甩出一个难题:病人往上转诊容易。如何往下转诊?他说,这里面有考验医改的九字难题:如何让大医院医生下得来、留得住、用得上。这让程锦国印象颇深。

    记者:这九个字为何让您印象极深,您想到的是什么?

    程锦国:其实,面对这九字难题,温州经验其实已相对成熟。针对下得来,我们医生职称晋升前,必须要有3个月基层卫生院从业经验;每年要求副高职称医师的30%下基层多点执业。为了留得住,采用县管乡用的办法给社区医生提供工作通道;我们还要求社区医生与辖区居民进行签约,让医生用得上。但我们还有个很大的弱点,就是社区医生的人才供给不足。

    医改温州模式可全国复制

    节目录制现场,一位专家提问,温州的医改方式能否在全国复制?刘国恩给出评价,他认为医改的温州模式的一切做法都是值得借鉴的,可在全国推广。刘国恩还说,经过调查,温州的地市一级共享模式的诊疗信息共享还是全国首家创建成功的。

    记者:您认同刘国恩的这个评价吗?

    程锦国:认同。首先,我们对医改与信息化的财政投入并不算高,其他中等城市其实可以承担。其次,我们医改所解决的方法,经过我们实践探索,不难解决,且已有初步成效。还有一点,我们地市统一平台的诊疗信息共享居然是全国首创,这一点让我们都很意外,很欣喜。

        接下来,我们还会继续努力,也希望各界人士提出宝贵建议。

        原文链接:

    扫一扫在手机打开当前页

  • 分享到:
相关新闻:
暂时没有找到相关新闻!
版权所有:温州医科大学党委宣传部 未经许可,请勿转载
  技术支持:麦拓科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