乌蒙新报讯
“这里人均年收入不到4000元,卫生设施落后,医疗条件令人咋舌。有时居民就蹲在地上输液。如果再深入到村寨,情况更加恶劣。”当地村干部如此介绍。淳朴,美丽却贫困落后,这便是初至纳雍县左鸠嘎彝族苗族乡时,这个遥远的小乡镇带给志愿者们的全部印象。
7月13日上午10时,温州医科大学百万公益急救普及实践团的小分队于早上七点整从毕节出发,经过三个多小时的颠簸,到达了纳雍县,对当地苗族和彝族乡亲开展了急救知识普及活动。
一到达目的地,实践团的成员们便开始有条不紊的准备活动。活动由“急救宣讲”拉开帷幕,队员们用通俗易懂的言语将生活中的急救小知识娓娓道来,为村民们讲解心肺复苏、异物梗阻、止血包扎等急救知识。而后,又结合专业知识为乡民测量血压血糖,以便乡民了解自身健康状况。
志愿者为一位阿姨测量血压同时建议:“阿姨血压有点高啊,平时不要吃太油腻的食物喔。”排队等候的村民都饶有兴致地观看,不时用家乡话互相交流,期间场面气氛温馨融洽。为了增强少数民族居民的急救意识,并且能够应对生活中的突发状况,志愿者们免费发放了特制的“急救包”,并详细讲解其用途。“我们这儿第一次搞这样的活动,谢谢你们的到来!”王阿姨用简单质朴的话语表达了对志愿者的感谢之情。
据悉,本次温州医科大学百万公益实践团的暑期社会实践为期十日,为普及应急救护知识,提高全民应急救护能力,队员们将深入黔西北毕节少数民族居住地开展一系列活动。指导老师金伟琼表示本次实践是对在校专业知识的扩展,期待通过宣教与传播,能够为医疗较落后的少数民族地区带来现代的医学理念。
原文链接:
扫一扫在手机打开当前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