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是温州医科大学新闻中心 >> 媒体温医 >> 地市级
媒体温医
  • 代表委员热议智慧分级诊疗
  • 温州都市报:上下联动向基层医院“输血” 扩大智慧诊疗缓解“看病难”
  • 作者:黄云峰/文 卢伊拉 姚卡/摄    通讯员单位:温州都市报   编辑:朱雪芬   字数:   浏览:2316

  • 昨天,市人大代表林敏写下两会热词。


    昨天,市政协委员陈亚东写下两会热词。

     

    昨天,代市长张耕在《政府工作报告》中提到,我市已经深化公立医院改革,积极推进分级诊疗试点,市县两级门诊药费和住院药费实现双下降,医疗等社会保障制度基本实现城乡全覆盖。两会期间,温都四人订制记者来到医疗相关部门和单位,了解智慧诊疗和分级诊疗在我市的进展情况。

    近年来,我市推行智慧医院”“智慧诊疗”“分级诊疗,建成全省首个区域智慧健康手机APP平台,在全省率先实现城市优质医疗资源下沉全覆盖,为基层医院输血,缓解了老百姓看病难问题。

    成绩:千名医生下派,工作3万多天,预约挂号415万人次

    针对我市医疗服务,市卫计委曾作出了一份2015年终总结

    通过智慧诊疗建设和分级诊疗推进,我市老百姓看病难得到较大程度的改善。

    智慧卫生建设方面,我市建成全省首个地市级诊疗数据一级交换平台,304家公立医疗机构可调阅省市级医院近两年的诊疗数据。我市建成的区域智慧健康手机APP平台,2013年至2015年,联合预约挂号累计415万人次,预约数量居全省首位。

    分级诊疗构建方面,我市去年出台了相关政策措施,并在全市成立34个医联体(医疗集团),涵盖163家医疗机构,全年下派1000多名医师,工作时间累计3.36万天。通过双下沉,重点帮扶县级医院学科建设。

    医院门诊挂号排队人员少了

    现 状

    前天下午230分,正值挂号就诊高峰期,温州医科大学附属第一医院门诊大厅里的挂号窗口前基本没有长队,患者的逗留时间基本不足一分钟。来看病的张女士停好车后,径直前往就诊科室,没有去挂号窗口挂号。

    上午,我在家用手机打开医院的APP预约,选好医生,定了时间段,填了姓名手机号后,我的手机就收到预约成功的短信提示。她如是说。

    看完病后,张女士直接拿着就诊卡到西药窗口取药,她的药费在取药前已经在医院电脑系统内扣除。整个过程,她只花了20多分钟。

    昨天上午9时,也正值就诊高峰期,温都记者在温州市中西医结合医院看到,鲜有患者在窗口排长队挂号。

    来看病的市民周先生称,以前看一次门诊,来回要排六七次队,现在医院推出手机预约挂号后,只要按时来医院就诊就可以了。昨前两天,记者还在市区走访了温州医科大学附属第二医院等医院,发现在挂号窗口前的队伍比往年短了许多。

    往年市民纷纷投诉的卖号黄牛,记者以患者家属身份尝试寻找,但都没找到。

    部门 支招

    温州医科大学附属第一医院院长陈肖鸣:医院服务模式流程信息化再造促和谐

    所谓智慧医院,实质就是医院信息化。医院信息化,就是利用互联网构建医院的管理。201210月,我们搬入新院区后,通过信息化手段,再造了医院的服务模式、服务流程,提高了服务效率和服务水平,有效促进医患之间和谐。我们医院的信息化管理走在国内的前头,有比较多的同行来学习。最近,我们获得亚洲医院管理金奖。

    在就诊挂号上,我们通过网络、电话预约等模式取代传统窗口挂号排队模式,2015400多万人次的门诊患者中,实现100%预约就医,其中提前半天预约的预约率已达70%,位居全国首位,实现零排队

    信息化后,患者在医生这里看完病,就可以直接去窗口取药,费用实现自动结算。收费模式实现各种支付方式,包括支付宝、微信、网银,还有自助机器。

    市卫计委医政医管处处长郑云蒸:上下联动让基层医疗资源起来

    分级诊疗,能有效缓解老百姓看病难问题,目前该项工作已经开展。接下去,我们还要全面推进实施分级诊疗制度。具体如下:

    在实施分级诊疗制度上,推进上下联动。加强城市大医院重点学科专科建设,使其承担起重病医治、人才培训、科研引领的角色;加强基层卫生院硬件设施配置和全科医生培养,提高常见病、多发病、慢性病的诊治水平。

    为基层医疗机构活血,鼓励县级以上医院与基层卫生院建立联合病房或联合门诊,做到乡镇全覆盖,使基层医疗资源起来。

    通过这些综合手段,使群众在家门口就能享受优质、高效的医疗服务。

    市卫计委信息中心副主任何耀平:扩大智慧诊疗范围进一步服务患者

    我市所有公立医疗机构已实现信息化全覆盖,智慧健康手机APP平台覆盖了47家二级以上医院和18家乡镇中心卫生院。

    我们还要推行预约诊疗改善住院流程,让智慧诊疗范围逐步扩大,引导医院将更多的预约号放在网上供患者选择,增大预约门诊和住院患者分时段预约检查的比例,目标比例要分别达到50%100%,完善患者入院等服务流程。

    另外,我们还要建设转诊协调信息平台,实现患者的诊疗信息记录在不同层级医疗机构间共享。

    会场 声音

    市人大代表、苍南县龙港高级中学校长林敏:智慧医院建设,压缩黄牛操作空间

    前年、去年的两会,我连续两次提交有关看病难看病贵的建议,市卫生主管部门十分重视,并在全市范围内进行医疗资源和医疗服务双下沉分级诊疗的工作。

    卫生主管部门在市本级医院内推行智慧医院的建设,给患者特别是农村的患者带来很大的方便。同时,各种医疗检查也通过联网,使患者不需要重复检查,一定程度上缓解了看病贵现状。

    此外,智慧医院通过网上预约挂号,大大压缩了挂号黄牛的操作空间。总体来说,我市通过医疗整合等措施,建设智慧医院,大大缓解了老百姓看病难问题。

    市政协委员、温州市中西医结合医院神经外科主任医师陈亚东:医院智慧化,大大提升医护工作效率

    老百姓看病难,主要集中在门诊和住院两方面。门诊看病难,以往主要是门诊排队时间长、专家号挂不到等问题,现在通过网络、电话、自助机等预约方式,挂号环节的基本得到消化解决。此外还有诊间预约,我们医生可直接对患者的下一次诊疗进行预约复诊。多渠道的预约,基本上铲断了黄牛生存空间。

    医院智慧化对医生的工作帮助很大,比如我们医生下了一个诊断结果,在其他科室就能实时反映出来,而其他科室所做的结果,也能第一时间反馈到我们医生的电脑操作系统上面,这大大缩短了患者就诊的时间。

    另外,医务护理的效率和准确性在医院智慧信息化后也得到明显提高。

    在住院看病难方面,目前,随着不少医院新院区建设,我市医疗机构的病床数在不断增加,住院看病难得到有效解决和改善,即便患者当天住不进去,过两三天基本上能住进去。

    原文链接: 

    扫一扫在手机打开当前页

  • 分享到:
相关新闻:
暂时没有找到相关新闻!
版权所有:温州医科大学党委宣传部 未经许可,请勿转载
  技术支持:麦拓科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