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是温州医科大学新闻中心 >> 媒体温医 >> 地市级
媒体温医
  • 温州网:国际近视眼研究大会在温召开
  • 每3人中就有1个近视
  • 作者:记者 潘涌燚 通讯员 叶玉琼    通讯员单位:温州网   编辑:吴旻月   字数:   浏览:2218

  •     父母明明不是近视眼,为什么孩子却高度近视得了近视,今后生活中需要注意哪些事儿日前,第15届国际近视眼研究大会暨中国第一届近视眼研究大会召开,四百多名海内外专家齐聚温州,共同探讨近视话题。这也是国际近视眼研究大会首次真正意义上在中国大陆地区召开。

      本次大会可谓内容丰富多彩,来自欧美、澳洲、亚太地区的80余名近视眼专家学者在大会上发言,深入讨论了近视眼的发病机制、近视眼的预防和治疗、近视眼研究的现状等等问题,很多都是当前全球近视眼研究领域的最新学术前沿问题和近视临床研究及进展的相关热点、难点。

      借着这次难得的机会,温州网记者综合整理了一份“干货”,帮助广大网友们了解此次近视大会,看看专家们聊的都是些什么话题,近视预防有哪些妙招。

      关键词一:每3人中就有1个近视

      当前,近视眼已成为影响全球大约三分之一人口的严重视力问题。而中国是世界上近视发生概率最高的国家之一,目前全国近视人数接近5亿,也就是说,每2-3个中国人中就有1个是近视。现实在向我们医学界提出严峻的挑战。面对如此严峻的近视眼临床形势,近视眼的研究显得尤为重要。

      关键词二:基因和环境导致近视

      来看下,此次专家们提出的近视患病的原因是什么?

      目前公认的主要是基因和环境两大因素。

      基因包括先天性的(例如父母近视,特别是高度近视,则子女患近视的几率大大增高)和后天获得(基因突变)

      环境因素主要是光照(例如光的波长、亮度)和近距离工作和户外运动。

      关键词三:国内外正关注的近视议题

      那么,本次专家过来的重点议题是什么呢?来看下记者为你梳理的内容吧。

      1.近视和病理性近视的流行病学

      2.基因学和遗传学。

      3.近视眼相关光学研究。

      4.中国的近视研究

      5.眼球屈光和视觉发育

      6.近视相关的递质巩膜机制

      7.近视的临床干预。

      关键词四:近视预防有哪些招数?

      1)从小培养良好的用眼习惯,看书/ipad/手机距离不要太近。注意劳逸结合,不要长时间近距离用眼。

      2)尽可能多的户外活动时间,研究表明,每周户外活动时间超过14小时,近视的发病几率将显著降低。

      3)定期进行眼睛检查,学龄儿童常规半年检查一次,如果近视进展快,或者父母近视者,间隔还要缩短。流行病学研究表明,4-6年级小学生近视发病率明显增加,在这一时期也要特别关注。

      关键词五:对近视患者有哪些忠告?

      1)对近视要有正确的认识。一旦确诊为近视,最主要的任务是控制近视进展的速度,而不是幻想近视能否治愈,目前尚未发明出治愈近视的方法。所以一些机构声称通过训练治愈近视是不可能的。家长不要轻信,以免耽误近视治疗的时机。

      2)配戴眼镜是最基本的矫治方法。研究表明,不配戴眼镜者近视的进展更快。配戴眼镜对近视的儿童只有好处没有坏处。

      3)对一些近视发展特别快的儿童,目前临床有一些办法能够延缓近视的发展,例如配戴特殊设计的接触镜,也就是俗称的隐形眼镜,包括RGP和角膜塑形镜(俗称OK)

      4)近视有一定的遗传性,父母近视者,子女近视发病率显著高于普通人,所以近视的父母,尤其是高度近视者,更要关注自己子女的眼睛。建议3-4岁做第一次眼科检查,特别是有近视家族史者,更要早些关注儿童的眼睛。

      5)没有充分证据证明蓝光和近视的关系。所以市场上防蓝光镜片并没有证明对近视控制有效。相反,蓝光对维持人体的生物节律有重要作用。

        原文链接:

    扫一扫在手机打开当前页

  • 分享到:
相关新闻:
暂时没有找到相关新闻!
版权所有:温州医科大学党委宣传部 未经许可,请勿转载
  技术支持:麦拓科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