7月13日,全市高校思想政治工作和中小学育人工作会议在市人民大会堂召开。省委常委、市委书记陈一新参加了会议,并作了重要讲话,对高校“培养什么样的人”“怎么样培养人”等问题做了深刻论述,在高校中引起强烈反响。
会后,各高校纷纷通过学习会、党委会、部署会等形式,第一时间传达学习陈一新书记讲话精神,围绕立德树人这个根本要求,立足各校院实际,突出实践特色,部署落实做好高校思想政治工作的一系列举措,组织落实好“新青年下乡”活动,以实际行动贯彻落实会议精神及陈一新书记讲话精神。
努力办好人民满意的大学
温州医科大学党委书记 仇毅
思想政治工作是一项长期性系统性的工作。温州医科大学将坚持问题导向、效果导向,不断加强五个方面工作,努力把学校办成人民满意的高水平大学。
突出思想引领,着力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要始终坚持马克思主义一元指导地位,牢牢把握意识形态领域的领导权话语权,深入开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中国梦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宣传教育,引导广大学生坚定理想信念,增强“三个自信”。
强化实践育人,着力培养大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高度重视学生创新创业工作,积极开辟社会实践、志愿服务等第二课堂。
注重人文关怀,着力为大学生成长成才做好服务。帮助学生解决实际困难,是提高思想政治工作实效性和感召力的关键所在。近年来我校全力做好大学生就业指导服务、心理健康教育和助学帮困等工作。
重视师德建设,着力建设一支“四有”教师队伍。教育大计,教师为本。将习近平总书记提出的“四有”好老师标准作为加强教师队伍建设的行动指南,涌现出一批全国和省市优秀教师先进典型。
抓好队伍建设,着力为学校思想政治工作提供组织保障。学校高度重视思政理论课教师队伍和辅导员队伍的建设,通过教育培训、实践锻炼、集体备课等,着力增强思政队伍的政治意识、责任意识和能力水平。
借力生力做好思想政治工作
温州医科大学仁济学院党委书记 陈明龙
学院将在温州医科大学党委的直接领导下,深入学习贯彻本次会议精神,不断加强思想政治教育主课堂建设和师资队伍建设,充分发挥校园文化和网络平台的教育引领作用,借力生力,继续不断提高思想政治工作的有效性。
搭建家校互通的桥,借家庭的力。家校互通,形成合力,学生思政工作将会事半功倍。学院形成了家校良性互动机制,对学生起到了良好的教育效果,受到了社会、媒体的积极关注。工作成果获得教育部首届全国民办高校党的建设和思想政治工作优秀成果奖。
搭建校地共育的桥,借社会的力。结合社会需求,针对不同专业学生,学院积极寻求政府、行业、单位等社会支持,共同做好学生思想政治工作。以全科医生培养为例,为培养既有“仁术”又有“仁心”,愿意扎根基层、素质优良的全科医生,学院通过与地方卫生局、基层医疗机构合作建立基层卫生实践基地,实施全科医学生社区实践计划。
搭建同窗互育的桥,借朋辈的力。朋辈群体对大学生的政治心理和政治意识具有导向、动力和调控作用。学院特别注重朋辈队伍建设,希望用朋辈的声音引起学生共鸣,激励学生向上向善。同时,学院注重典型引领,组成由荣誉校友、精英学长组成的卓越演讲团等,由一个带动一群,一片带动全面,用身边人、身边事影响、感染、教育学生,达到润物无声的教育效果。
原文链接:
扫一扫在手机打开当前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