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是温州医科大学新闻中心 >> 媒体温医 >> 地市级
媒体温医
  • 全科医生人人叫好 为何还有想“改行”?
  • 温州晚报:温医大校长瞿佳呼吁加快制度建设,让全科医生“下得去,留得住,用得好,回得来”
  • 作者:欧阳潇    通讯员单位:温州晚报   编辑:孟良芬   字数:   浏览:2425
  • 如何做好全科医师也是个学问。温州医科大学曾和省卫生厅、英国皇家全科医师学会举办中英全科医师临床沟通技能培训班,英国帝国理工大学教师带来的全科医师临床沟通模拟演示,让省内的全科医生骨干培训班成员、医生及师生们深受启发。

        我市去年成为了“分级诊疗”试点城市,这意味着我们的生活将会有如下变化——看病先得跑基层医院(社区卫生中心或乡镇卫生院),病重了才能往上级医院转。也就是说,今后几乎每个市民都需要全科医生,并接受全科医生服务。但晚报记者近日调查发现,全科医生人人叫好,而一些全科医生却反映存在专业水平进步慢、职称晋升难、收入低等职业困惑,他们甚至想改行。温州医科大学校长瞿佳呼吁,进一步加快全科医生制度建设,让全科医生“下得去,留得住,用得好,回得来”。

        专业提高慢职称晋升难

        不少全科医生们还认为职业前景不明朗。记者在我市部分社区医院做了一番调查。一家乡镇医院的姚医生说,8年前,他从一所医学院毕业,跟他同届的同学基本都进了省、市级医院,而他却留在了乡镇医院当起了全科医生。

        他说,当时,同学之间没多少专业差距,而现在他的专业水平已远远落后于这些同学,“同样是学外科的,经常会开刀动手术,他们的临床经验远在我之上。我基本没有这样的机会。”但是,他的职称考试却是与这些同学同样的标准,结果职称晋升难。

        另一位姓向的社区医生说,他所在的社区医院30余名全科医生,全是半路出家:“有些是学内科的,有些是学外科的,但凡到了社区医院,都变成了全科医生,但是,除了所学专业以外,其他专业都不是很精通。虽然上岗后我们也被派去省级医院培训,但培训完,感觉工作几年又回到原点。”

        向医生说,他有个同事,想通过考研跳槽,但因临床经验不足,复习迎考非常吃力。

        温州医科大学仁济学院,从2010年开始率先开展本科层次基层全科医生政府订单式定向培养工作,学生在入学前就与相关基层卫生部门签订相关协议,毕业后,经过3年住院医师规范化培训,再去当地的基层医疗机构服务。目前,全科医学生在校生数已达1400多名。

        仁济学院曾对学生做过一次问卷调查,主要考察他们的就业方向:“毕业后是否会履约留在基层工作?”没想到,调查结果显示,一些学生思想出现波动,想在毕业后跳槽,不愿留在基层当全科医生。有学生就直接在调查问卷上表示工资回报太少,不愿去基层。

        仁济学院院长曹红说,作为学院和教师,不但要教授学生医术,还要培养学生医德和正确的价值观,并传达全面的信息,让学生和家长们进一步了解到在发达国家全科医生发展良好,在中国随着医改的深入,全科医生的职业前途会越来越好。但是,在基层有一些全科医生待遇偏低等问题,也需要逐步解决。

        去基层当乡长为啥愿意

        针对全科医生职业提升、待遇低等问题,全国人大代表、温州医科大学校长瞿佳曾在全国两会上多次呼吁采取有力措施落实全科医生制度,切实推动和深化医疗改革。

        瞿佳提出一个令人深思的问题:“去基层当乡长,为什么干部们都愿意?”

        “这就是制度问题。”瞿佳说,培养基层全科医生一定要建立合理机制,能“下得去,留得住,用得好,回得来”。他直言,虽然培养全科医生对于高校来说问题不大,但他们毕业后却经常陷入“没人管”的状态,其结局往往是被迫改行。

        瞿佳呼吁,今年的政府工作报告提出,加强全科医生制度建设。“制度”两个字非常关键,这说明全科医生的培养是一个系统工程,需要高校、医院、政府各方面全力配合。

        全科医生宜“县管乡用”

        瞿佳在今年全国两会上提交了“关于建立基层全科医生‘国标省统、县管乡用’队伍建设模式的建议”。他建议,通过制订《国家全科执业医师实践技能标准》,明确全科医生应具备的基础理论、专业知识、专业技能和专业伦理,并在省里统一指标,参加国家高考录取,由县级负责人事管理、分配岗位等事项,最后扎根乡镇,服务基层百姓。

        曹红向记者解读了该建议:瞿佳提出“县管乡用”制,主要解决全科医生职业前景不明朗的困惑。即全科医生毕业后,由县级医院接收再委派至乡镇医院,编制则放在县级医院内。县级医院负责对乡镇全科医生的规范化培训。最关键的一点,就是对全科医生采取统筹轮派制。

        曹红解释:“比如某个医生是乡镇医院上班的,规定他工作满两年,就可以去县级医院从事两年临床工作,县级医院工作两年后,再回乡镇医院,这样县乡两级轮着来,也就不存在一些医生在乡镇医院工作久了后,专业水平提高慢等问题。这样无论对其专业水平还是职称评定,都有好处。并且也能切实提高全科医生水平。”

        瞿佳还建议对乡镇医生和市、省等公立医院专科医生的职称评定,实行两条线、两个标准。曹红解释:“目前职称评定是一个标准,全科医生临床经验相对不足,他们的考职称的水平可能弱于专科医生。因此,如果实行全科、专科两条线、两个标准来评定职称,则相对公平。”

        瞿佳的相关建议中还呼吁,适当提高乡镇、社区医生的待遇。他说,如今,基层医生已采用绩效工资发放,待遇有所好转。希望进一步关爱扎根基层的优秀全科医生,给予晋升上的优待、适当的奖励和待遇。

        原文链接:

    扫一扫在手机打开当前页

  • 分享到:
相关新闻:
暂时没有找到相关新闻!
版权所有:温州医科大学党委宣传部 未经许可,请勿转载
  技术支持:麦拓科技